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经济环境不确定性的加剧,资产减值会计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当前各国会计制度规范的热点问题之一。2000年底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给予资产以新的科学定义,并专列一节来规范有关资产减值的相关处理问题,强调了资产减值政策的执行。但是,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发展的六年里,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实务上都很不完善,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选择成为有些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的工具。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等38项具体准则。新准则详细的规范了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力求真实反映企业资产质量,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在全面趋同的大形势下,长期资产减值损失禁止转回做为四个实质性差异之一备受各界瞩目。我国现阶段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资产减值政策确实有被企业利用从而进行盈余管理的嫌疑,因此,准则规定资产减值禁止转回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鉴于此,本文利用沪市制造业417家上市公司2004、2005、2006年连续三年的数据,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上市公司利用长期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希望为准则的制定提供一些经验数据。实证结果表明: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显著相关。在对具有不同盈余管理动机的上市公司与其他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转回进行的描述性t检验和回归分析中,具有扭亏和“洗大澡”动机的上市公司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与其他类公司在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情况中存在显著差异。而具有利润平滑动机、配股动机和规避亏损动机的上市公司样本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与我们选取样本的局限性有关。整体来说,本文的经验数据支持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修订。“长期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这一规定有助于压缩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制度空间,使得长期资产减值更好的反映其经济实质。新准则出台后,有些人士认为会诱发“赶集”现象,因为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后,这些“隐藏利润”将再也没有机会浮出水面,导致一些“隐藏利润”的行业和相关公司,有可能在2006年将减值准备突击冲回,“乌鸦变凤凰”可能再现。本文的实证分析显示:2006年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情况与2004年和2005年没有显著性差异,没有出现各界人士担心的集中转回。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对我国的准则制定机构和证券监管机构就如何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提出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