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加入WTO以来,每年中国贸易发展保持2位数高速增长,特别在2003-2007年间,中国贸易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2007年中国贸易出口额占GDP的比重已经占到37.5%,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1737.3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位,其中出口额为12177.8亿美元排名世界第2位,进口额为9559.5亿美元排名世界第3位。2008年10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各个主要贸易国家或地区的贸易额出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很多国外学者在研究2008年到2009年间全球贸易情况时都使用一个英文词"collapse"来形容这种巨变。中国贸易发展在全球贸易变化影响下,从2008年下半年起到2009年底这段时间内出现岌岌可危的局面。中国出口订单指数从2008年4月最高点59.1,迅速下滑到2008年11月的最低点29,导致国内出口导向型企业和行业的出口订单锐减、企业库存骤增。这一变化迅速波及到中国外贸发展领域中的家具、汽车和金属矿物等出口行业,造成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大约有6万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面临着倒闭的局面。中国贸易发展领域中一次巨变直接引发2008年下半年起中国经济增长乏力,一度不能够完成“保八”的政治目标。2009年3月,中国出口订单指数迅速回升到50点以上,并在2010年和2011年始终维持在50以上的局面。但是2012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没有能够完成年初设定6%的增速,2013年年初中国政府并没有对当年进出口贸易在增速设置任何目标。到底是谁造成对中国外贸发展的冲击影响呢?一是国际金融危机,二是全球贸易萎缩。从次贷危机到国际金融危机再到全球主权债务危机,在全球金融领域产生的一次次危机转变形成全球范围内一次次金融海啸。这一次次金融海啸产生一轮轮冲击波对全球各个国家经济产生冲击影响。宋鸿兵(2009)认为美国次贷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第一轮冲击波(影响),美国国内各类垃圾债券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第二轮冲击波(影响)。朱民(2009)认为国际金融市场受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影响还会持续动荡,还会对全球产生第二波的金融危机。特里谢(2009)认为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第二冲击波已经在欧洲酝酿,引发东欧国际的外债危机从而对欧洲银行业产生第二冲击波。莫扎海利博士(2009)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将会产生四轮冲击波,丧失信心和世界经济增长减缓是世界金融海啸的第一轮和第二轮冲击波,对于美国和欧洲国家来说,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上升、税收的锐减、政府预算赤字的激增将是第三轮冲击波。商品价格下滑、生产和服务下降以及经济困难加剧是金融海啸的第四轮冲击波。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中国贸易发展受到冲击影响,按照中国贸易发展受到冲击影响的时间段,将中国贸易发展受到冲击影响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短期冲击影响,即是2008年10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到全球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时间内,中国贸易发展受到的冲击影响;另外一种类型是长期冲击影响,即是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彻底结束的时间内,中国贸易发展受到的冲击影响。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在全球范围内转变为一些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因此,中国贸易发展受到长期冲击影响要等待到这些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解决以后才能够开展实证研究。因此,本文以中国贸易发展受到短期冲击影响作为主题展开研究。全文由绪论和五章组成,具体构成如下: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和正文的写作逻辑思路。第一章为文献综述,本章由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模式的文献综述、中国外贸发展的文献综述和中国外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这三个部分组成。在发展中国家贸易模式的文献综述中,重点突出发展中国家通过外贸来参与国际贸易和生产体系的国际分工和合作中所面临贸易模式锁定和动态演进的问题。在贸易模式锁定状态下,引用相关学者或实例研究衡量对发展中国家开展对外贸易的利弊。在中国外贸发展的文献综述,从五大学术研究领域对中国外贸发展进行研究。在中国外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根据已有的理论和相关文献研究成果,得出的结论是外贸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领域包括一些省市的经济增长,大量的相关文献研究表现中国外贸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第二章为中国贸易发展受到冲击影响的时间界定。通过美国次贷危机发展三个阶段相关时间和重要事件的罗列,梳理和勾勒出美国次贷危机过渡到国际金融危机的线索,以及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继续发展演变历程。这些相关的重要事件的时间顺序中,界定中国贸易发展受到冲击影响的起始时间段、短期冲击影响的结束时间段、长期冲击影响的结束时间段。通过对亚洲的中国、印度、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和中国台湾这七个亚洲主要贸易国家或地区2008年到2009年间的进出口贸易额月度增长率的研究发现,界定中国贸易发展受到短期冲击影响的具体时间段。第三章为中国贸易发展受到短期冲击影响的双因素研究。按照贸易统计指标的分类分为进口和出口两个大部分。在进口和出口部分根据选择贸易数据统计指标的类别分为四大方面对中国贸易受到短期冲击影响进行双因素研究。这四个方面分别是从中国与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商品类别的贸易、不同方式和性质的贸易、中国国内各个省市的贸易。在短期冲击影响的双因素研究中,使用2008年和2009年统计年鉴和统计公告中的贸易统计指标,分别计算出中国贸易受到短期冲击影响两大衡量指标。由于这两大衡量指标的计量单位不统一,本人采用主观评价法对这两大衡量指标进行赋值处理,使其保持计量单位的一致性。本人通过设立不同的主观评价因子a来权衡两大衡量指标值对同一类的贸易统计指标的最终受到短期冲击影响的程度。第四章为中国贸易发展受到短期冲击影响的实质问题的探讨。首先,本人采用资料研究方法对2008年到2010年的全球贸易情况的进行回顾性和描述性研究,发现在这三年间全球贸易增速在2009年出现一个20%左右的回落。其次,以国际航运市场的三大指数波罗的海综合运价指数BDI指数、油轮运价指数BCTI和国际集装箱租船指数HRCI作为佐证,证明全球贸易在2009年出现实质性的萎缩。中国贸易发展受到短期冲击影响的实质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贸易萎缩的背景下发生一个国家贸易发展增速骤降的经济现象。第五章为结论及政策建议。中国贸易发展受到短期冲击影响的实质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全球贸易出现萎缩的背景下发生的一个国家贸易发展增速骤降的经济现象,并对中国外贸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是中国与传统意义上欧美和亚洲日韩等贸易大国的贸易受到短期冲击影响较大;中国与传统意义上一些贸易小国和内陆相邻的国家贸易往来受到短期冲击影响较小;二是中国所习惯和熟悉的外资投资企业形成的加工贸易方式受到短期冲击影响较大。三是初级产品的进口贸易受到短期冲击影响较大,集中在SITC3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中等类主要进口产品;工业制成品的出口贸易受到短期冲击影响较大,集中在SITC7机械及运输设备中和SITC6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等类主要出口产品;四是四川、广西、青海和陕西等西部省市和东部省市海南的贸易受到短期冲击影响较小,上海、天津和江苏等东部省市和西部省市甘肃的贸易受到短期冲击影响较大。主要政策建议围绕着扩大内需市场的四点政策建议,一是除了对内需市场直接开发以外,还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来解决内需市场的投资需求;二是加强对县乡两级政府的投入和扶植,全面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的建设;三是进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有步骤推行“外退国进”的战略转变策略;四是解决现有外贸发展中核心中小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生存问题。本文的创新点有三点,一点是对后金融危机时代进行界定,通过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到国际金融危机再到欧债和美债危机的发展进程进行界定;二点是对于中国贸易受到短期冲击影响的时间段的界定,通过亚洲7个主要贸易国家在2008年到2009年间的月度贸易数据得出具体的时间段;三点是采用主观评价法(双因素研究法)对中国贸易发展受到短期冲击影响两大衡量指标进行赋值处理,最终得出相关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