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在职业领域中的应用,它反映了在特定的职业领域或情景中,个体对自己需要完成的具有一定难度的职业任务或相关活动所需能力的主观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信心。高校教师职业自我效能的研究有重要意义,高校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与教师的教学态度、意象、行为及选择有关,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对自己更加有信心,心理健康程度更高,在工作中更加自信,意志力更坚强,勇于克服各种困难。自我效能感低的教师则过多想到个人能力经验方面的不足,并将潜在的困难看得比实际上更严重,将其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可能失败的和不利的后果,遇到挫折容易逃避和放弃。本论文主要研究高校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在文献综述、开放式问卷和心理学专家访谈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心理结构模型,并根据此构想编制了高校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初测问卷,对初测问卷进行分析验证,形成了高校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正式问卷。对502名高校教师进行调查,主要分析了性别、年龄、工作年限、职称、职务、学校类别等对于高校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高校教师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心理结构由五个维度构成即:职业能力效能感、职业任务效能感、发展与认知效能感、人际关系效能感、身心效能感。(2)自编的“高校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研究高校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工具。(3)高校教师在职业自我效能感各个维度的效能感强弱依次是:职业能力效能感>职业任务效能感>发展与认知效能感>人际关系效能感>身心效能感。(4)高校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在职业能力、发展与认知、人际关系等因素上差异显著,且男性得分普遍高于女性。(5)高校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在年龄上的特点显示出一种先降再升,30-40岁又稍有下降,到40岁以后又上升的趋势。(6)高校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职称差异,在任务效能感和发展认知效能感上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在能力效能感、人际关系效能感和身心效能感上,讲师<副教授<助教<教授。(7)高校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工作职务差异,行政干部的职业自我效能感明显比学科教师和辅导员高。(8)高校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学校类别差异。重点高校的得分较一般高校、高职院校得分明显偏高。但在身心效能感上高职院校高于重点院校和一般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