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源型地区金融发展与自然资源依赖的作用机制: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研究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xs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长久以来被认为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自二十世纪中期以来,诸多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增长乏力,同时面临着经济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这一现象推动了“资源诅咒”论的热潮。国内的资源型地区同样也面临着资源诅咒的困扰,同时由于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巨大转变,突破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困境,实现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陡然增加。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虽然在资源诅咒理论的相关研究中金融要素的介入较少,但在鲁尔区等典型的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实践中,金融要素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金融所具备的资源配置等功能则是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困境的重要助力。基于此,本文在金融发展理论和资源诅咒理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我国资源型地区金融发展和自然资源依赖的作用机制作为研究对象,在面板门槛模型的基础上,从新的视角来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研究、深化和拓展,并从金融发展的角度为破解我国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困境提供新的思路。  本研究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资源型地区金融发展和自然资源依赖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本文梳理了资源型地区自然资源依赖影响金融发展的渠道以及金融发展消解自然资源依赖负面效应的渠道的理论机制,并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面板门槛模型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实证结果来看,资源型地区的自然资源依赖与金融发展的作用机制是非线性的,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当自然资源依赖水平跨过门槛值之后,其对金融发展的抑制作用比跨越门槛值之前有较为明显的减弱。其动因在于自然资源依赖会抑制整个经济社会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弱化金融发展的基础,对金融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但另一方面繁荣的自然资源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刺激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缓解自然资源依赖对金融发展的抑制作用。基于此,结合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一方面资源型地区应着力促进自然资源的集约、高效、绿色开发与利用,使自然资源真正成为促进当地金融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助力。另一方面,资源型地区要将金融发展作为破解自身发展困境的新突破口,将金融发展和资源产业转型升级有机结合,科学扶持和引导当地金融系统的发展,建立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金融系统。
其他文献
劳动是经济发展的源泉,近十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劳动力充分的供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社会人口基数庞大,适龄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并且社会总抚养率低
学位
随着外资对中国农业产业链上游环节的层层渗透和逐渐掌控,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正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根据已有的理论研究,技术差距过大会导致外资在东道国发挥负向的技术溢出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