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拟南芥神经酰胺激酶缺失突变体acd5(accelerated cell death 5)在生长发育的后期会出现自发性细胞死亡,与野生型相比,其在生长发育的早期表现为对病原细菌的易感性。之前的研究表明ACD5具有神经酰胺激酶(ceramide kinase, CERK)的活性,其缺失突变体会大量积累CERK的底物,而过量的CERK底物会导致植物细胞死亡。但是,ACD5酶活缺失导致acd5抗性降低的内在机制仍然不清楚。本实验通过对拟南芥突变体acd5与野生型Col接种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后,比较其在病原菌侵染后抗性相关信号、病斑与死细胞以及基因表达方面的差异,从而为进一步研究ACD5在植物抵御病原真菌侵染过程中的作用提供重要参考。研究发现,对于病原真菌Botrytis cinerea的侵染,acd5突变体比Col表现的更易感。具体表现为:与Col相比,(1)Botrytis cinerea在acd5突变体上的萌发率更高,菌丝长度也更长;(2)拟南芥acd5突变体病斑出现的时间早,且发病率更高;(3)病原真菌Botrytis cinerea更易穿过突变体acd5的表皮,并进入叶肉细胞中; (4)台盼蓝染色结果表明acd5突变体中由病原菌引发的死细胞出现的更早,更多; (5)acd5突变体中抗性相关信号H2O2、胼胝体等较Col中出现的晚,也更少。同时,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接种Botrytis cinerea后,抗性相关的基因如PR1,PEROX等在acd5突变体中的表达量要低于野生型。综上数据表明,ACD5通过调控植物抗性信号的产生,抗性基因的表达和防御结构的形成,在植物抵御病原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