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可穿戴电子产品相继进入人类的视野,相对于传统电子产品,这类产品质量轻、便于携带,很大程度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这类电子设备及系统目前正朝着小型化、便携化、多功能化等方向发展,而传统的供能系统如电池,存在硬质、体积大、使用寿命短、电解液易污染环境等缺点,难以满足其要求,因此如何高效并持续稳定地为电子设备供电,是科学家们一直致力解决的问题。
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将摩擦起电与静电感应效应相结合,可有效地收集环境中的机械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它的出现为可穿戴电子产品的能源供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目前,为进一步提高TENG的使用性能,通常会采用等离子体刻蚀、光刻蚀等技术手段增加材料的表面粗糙度,但这些方法大多成本高、制备工艺复杂且会对材料性能有所损伤。此外,材料硬质的问题也是制约TENG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纤维膜其本身就具备一定的表面粗糙度,且透气性好、柔性好、可任意裁剪、结构可调性强。同时,还可采用该技术手段对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处理,且工艺简单、成本低。因此,结合静电纺丝技术,将对TENG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将静电纺丝技术与摩擦纳米发电机相结合,一方面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对织物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制备高性能的单电极式TENG,并将其与服装进行结合,用于收集人体产生的机械能;另一方面,通过连续静电纺丝直接制备直径分布均匀的多层结构纳米纤维膜,以从根本上提高摩擦电荷的转移速率和储存深度,获得电性能优良的纤维基TENG,并通过电路设计以TENG为供能系统,实现可穿戴电子产品的自驱动功能。具体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两部分:
(1) 调控静电纺溶液PVDF/PTFE的浓度参数,对织物表面进行处理,获得电负性优异的织物作为摩擦材料,制备一种柔性透气全织物结构的单电极式TENG。该TENG的功率密度可达80mW/m2,且经裁剪和连续水洗12h后,其电输出性能基本不受影响,能保持稳定,同时其机械耐久性和稳定性优异。此外,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该TENG能与服装进行结合,用于收集人体不同运动状态下所产生的机械能,表明其在可穿戴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 通过调控静电纺聚合物及添加颗粒的浓度,制备得到纤维形貌好且直径分布均匀的摩擦电正性材料(CA)及多层结构的摩擦电负性材料(PES/PS-CB/PS),并将其组装成接触分离式的 TENG。该多层结构 TENG 的转移电荷量、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相比于单摩擦层结构的TENG分别提高了45.5%、206.7%和155.6%,且其功率密度可达到130mW/m2,并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和稳定性。通过电路设计构筑一系列的自供能系统,最终可实现可穿戴电子产品的自驱动。
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将摩擦起电与静电感应效应相结合,可有效地收集环境中的机械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它的出现为可穿戴电子产品的能源供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目前,为进一步提高TENG的使用性能,通常会采用等离子体刻蚀、光刻蚀等技术手段增加材料的表面粗糙度,但这些方法大多成本高、制备工艺复杂且会对材料性能有所损伤。此外,材料硬质的问题也是制约TENG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纤维膜其本身就具备一定的表面粗糙度,且透气性好、柔性好、可任意裁剪、结构可调性强。同时,还可采用该技术手段对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处理,且工艺简单、成本低。因此,结合静电纺丝技术,将对TENG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将静电纺丝技术与摩擦纳米发电机相结合,一方面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对织物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制备高性能的单电极式TENG,并将其与服装进行结合,用于收集人体产生的机械能;另一方面,通过连续静电纺丝直接制备直径分布均匀的多层结构纳米纤维膜,以从根本上提高摩擦电荷的转移速率和储存深度,获得电性能优良的纤维基TENG,并通过电路设计以TENG为供能系统,实现可穿戴电子产品的自驱动功能。具体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两部分:
(1) 调控静电纺溶液PVDF/PTFE的浓度参数,对织物表面进行处理,获得电负性优异的织物作为摩擦材料,制备一种柔性透气全织物结构的单电极式TENG。该TENG的功率密度可达80mW/m2,且经裁剪和连续水洗12h后,其电输出性能基本不受影响,能保持稳定,同时其机械耐久性和稳定性优异。此外,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该TENG能与服装进行结合,用于收集人体不同运动状态下所产生的机械能,表明其在可穿戴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 通过调控静电纺聚合物及添加颗粒的浓度,制备得到纤维形貌好且直径分布均匀的摩擦电正性材料(CA)及多层结构的摩擦电负性材料(PES/PS-CB/PS),并将其组装成接触分离式的 TENG。该多层结构 TENG 的转移电荷量、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相比于单摩擦层结构的TENG分别提高了45.5%、206.7%和155.6%,且其功率密度可达到130mW/m2,并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和稳定性。通过电路设计构筑一系列的自供能系统,最终可实现可穿戴电子产品的自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