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30例脊柱单发椎体溶骨性改变的病例行CT灌注检查,分析不同病变的血流量(blood flow,BF)和血容量(blood volume,BV)的改变、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的特点、病灶的边缘-中心血流量差异率(rim-to-center differential blood flow ratio,Rrim-cenBF)和边缘-中心血容量差异率(rim-to-center differential blood volume ratio,Rrim-cenBV)的不同,以评价CT灌注成像技术在脊柱单发椎体溶骨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07年1月天津医院30例脊柱单发椎体溶骨性破坏的患者进行检查,病变位于腰椎18例,胸椎8例,颈椎3例,骶椎1例。30例中有25例曾行X线平片检查,10例曾行MR检查,所有病人在灌注前均行常规CT检查。CT检查方法:使用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10slice CT扫描机进行常规CT平扫、增强和CT灌注检查。常规CT平扫及增强扫描条件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200mA,层厚3mm。CT灌注检查使用电影采集,管电压80kv,管电流160mA,矩阵512×512,扫描视野(field of view,FOV)30~35cm,层厚5mm。造影剂选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欧乃派克(300mgI/ml),使用CT自动高压注射器经前臂肘静脉团注,注射速率3.5ml/see,总注射剂量为60~70ml。开始团注造影剂5~8秒后启动CT扫描,持续扫描100 sec,共得到200幅图像。把采集到的图像传送到工作站,用Perfusion软件计算获得肿瘤组织的BF和BV的伪彩图,测量病变中心区、边缘区的BF和BV值并计算Rrim-cenBF和Rrim-cenBV。使用DynEva软件包绘制出病变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分析、总结不同病变的CT灌注表现及其各自的特点。结果:所有病变中24例经穿刺/手术和病理证实,6例经临床和其他影像学资料确诊,属临床诊断。病理类型包括:恶性肿瘤20例(转移瘤16例,骨髓瘤3例,脊索瘤1例);良性肿瘤6例(骨巨细胞瘤3例,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神经鞘瘤1例);椎体结核4例。灌注结果显示表现为高灌注的22例,包括16例转移瘤,3例骨髓瘤和1例脊索瘤;表现为程度不一的中、高灌注的5例,包括3例骨巨细胞瘤和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表现为低灌注的5例,包括1例神经鞘瘤和4例脊柱结核。恶性骨肿瘤的边缘区BF和BV值高于中心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良性骨肿瘤和结核的边缘区BF和BV值与中心区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良、恶性骨肿瘤BF、BV值明显高于结核。恶性骨肿瘤的Rrim-cenBF和Rrim-cenBV高于良性骨肿瘤、结核,差别有显著性差异;良性骨肿瘤的Rrim-cenBF和Rrim-cenBV与结核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恶性骨肿瘤的TDC曲线开始时呈快速上升趋势,达到峰值后保持相对稳定;良性骨肿瘤的TDC曲线保持平缓持续上升的趋势,一直到扫描结束;结核的TDC曲线上升幅度较小且持续、平稳,仅比正常肌肉组织略高。结论:1.脊柱良、恶性骨肿瘤以及脊柱结核的血管分布形式有很大的区别,恶性骨肿瘤边缘区BF、BV值明显高于中心区,良性骨肿瘤和结核边缘区BF、BV值与中心区无明显差异,良、恶性骨肿瘤BF、BV值明显高于结核。2.恶性骨肿瘤的TDC曲线开始时呈快速上升趋势,达到峰值后保持相对稳定;良性骨肿瘤的TDC曲线保持平缓持续上升的趋势,一直到扫描结束;结核的TDC曲线上升幅度较小且持续、平稳,仅比正常肌肉组织略高。3.本研究中,灌注强度在良、恶性病变的表现有较大的重叠,单纯依靠灌注强度的高低不能作为鉴别脊柱单发椎体良、恶性病变的依据,因为灌注的高低只反映的是脊柱溶骨性病变的血管化程度。4.Rrim-cenBF和Rrim-cenBV反映了良、恶性骨肿瘤以及结核的不同血供特点,为脊柱单发椎体溶骨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提供了客观的依据。5.综合各项指标评价,CT灌注成像技术在鉴别脊柱单发椎体溶骨性破坏的良、恶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