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金属掺杂聚氨基酸修饰电极的制备进行研究,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多巴胺(DA)与Cr(Ⅵ)在不同酸度下的相互作用,探讨了两者在银掺杂聚L-酪氨酸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相互作用的机理。在人体中,DA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它的测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DA常与尿酸(UA)共存,且两者的氧化峰电位接近,用一般的电极难以把两者的峰分开,阻碍了两者的同时测定。聚氨基酸修饰电极有特殊的三维空间结构而且聚合膜对化学功能团具有选择性响应,可以提高测定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在聚氨基酸修饰电极上掺杂金属,可以利用导电聚合物与金属粒子的协同效应,提高修饰电极的灵敏度和电催化性能等,吸取两者的优势,制备了铜掺杂聚L-天冬氨酸修饰电极,在该修饰电极上,对DA和UA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探讨,不需分离实现了DA与UA的同时测定,形成了可行的研究思路。建立了一种简便、快捷的电化学研究方法,为进一步的活体或在线分析(如:血液、尿液、脑脊液的分析等)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在研究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1)金属掺杂聚氨基酸修饰电极的制备及性质;2)DA与 Cr(Ⅵ)在修饰电极上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行为及作用机理;3)DA与UA的单独和同时测定;4)方法在生理样品中的实际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制备了银掺杂聚L-酪氨酸修饰电极,研究了DA与Cr(Ⅵ)在修饰电极上的相互作用。从相互作用前后两者的峰电流和电位的对比研究两者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2、研究了DA和UA在铜掺杂聚L-天冬氨酸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利用循环伏安法把铜和L-天冬氨酸两种物质聚合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所需要的铜掺杂聚 L-天冬氨酸修饰电极,该电极对两者都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在 pH3.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当扫描速率为120mV/s时,DA和UA的氧化峰电位分别为0.429V、0.617V,两者氧化峰分开0.188V,不用分离可实现对两者的同时测定。采用循环伏安法(CV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DPVs法)同时测定了DA和UA。CV法和DPVs法同时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DA:3.00×10-6~4.00×10-5 mol/L、4.00×10-5~1.00×10-4mol/L(CV)、3.00×10-7~3.00×10-6mol/L、3.00×10-6~1.00×10-5mol/L(DPVs),UA:8.00×10-6~5.00×10-5 mol/L、5.00×10-5~2.00×10-4 mol/L(CV)、3.00×10-7~5.00×10-5 mol/L、5.00×10-5~2.00×10-4mol/L(DPVs);检出限分别为8.0×10-7mol/L、1.0×10-6mol/L(CV)和3.0×10-7mol/L、3.0×10-7 mol/L(DPVs)。该方法用于药物和人体尿液中UA和DA的同时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