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末7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美国面临越战、苏联军事力量上升和西方盟国经济增强的压力,尼克松掌权的白宫开始调整其国家战略,推行东西方的缓和。与此相呼应,处在冷战前沿的联邦德国由勃兰特领导的社会民主党与自由民主党组成联合政府,积极推行“新东方政策”。“新东方政策”与阿登纳政府以及基辛格政府时期所执行的“哈尔斯坦主义”有着极大不同。这一政策意在促使联邦德国同苏联、波兰以及民主德国进行谈判,改善其与东方的关系,最终走向德国的统一。联邦德国政策的转向在两大阵营对抗背景下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美国对这一政策也抱有复杂的态度。本文旨在从美国缓和战略的角度,重点利用美国已公开的外交文件来考察美国对德“新东方政策”的态度变化、特点以及影响因素。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起、美国缓和战略与“新东方政策”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并对本文的思路和创新点进行说明。本文的第一章论述美国的缓和战略,包括美国缓和战略形成的国际背景、美国缓和战略的思想来源和具体内容、以及美国缓和战略与欧洲的关系。美国的缓和战略包括谈判、挂钩等具体策略,这些是理解美国对“新东方政策”态度变化的重要因素。美国的缓和战略与欧洲的关系体现在美国希望缓和中的欧洲能够增加自身的独立性,在美国的领导下承担更多的责任,从而达到西欧的防御、缓和与联盟内部的团结。这些因素为“新东方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空间。第二章对联邦德国“新东方政策”进行介绍,包括“新东方政策”形成的国内背景和国际背景、新东方政策从酝酿到实施的过程、新东方政策与美国的关系等。国内背景方面包括德国自身力量的加强以及民众意识的觉醒;国际背景方面主要包括美苏关系的变动、东西方阵营内部的力量变化以及民主德国的发展。“新东方政策”的产生及实行则从勃兰特任柏林市长时期论述到其任总理时期。新东方政策与美国的关系主要是结合“新东方政策”的特点来进行阐述,“新东方政策”一直维护与西方的联盟的关系,这保证了美国对该政策的最后支持。第三章论述美国对新东方政策的态度变化,这是本文的重点部分。本章的论述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包括美国的基本疑虑和应对策略的变化,美国关于新东方政策具体步骤的态度变化,美国对待柏林谈判的态度变化。这部分的论述以时间的先后为轴,通过美国公开的外交文件作为资料对美国的态度变化进行梳理。第四章分析美国对新东方政策态度变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美国态度变化的特点包括,美国是从其东西方冷战“缓和”的大战略来看待联邦德国“新东方政策”的酝酿和发展的;美国对其态度经历了从模糊到清晰的变化过程;在美国对其态度的变化中,关于四国柏林谈判是美国考虑的重要内容,它与联邦德国推行的“新东方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影响美国态度变化的根本因素是美国的缓和战略,它的综合性、进取性和实用主义色彩规定了美国态度的发展。本文的结论是,对于联邦德国“新东方政策”的基本认知、新东方政策具体步骤和柏林谈判这三个问题,美国的态度都经历了一个由模糊不定到放心并明确支持“新东方政策”的变化,由最初被动的观察转向了最后的积极主动介入。美国的态度变化的根本影响因素是“新东方政策”符合尼克松政府缓和战略的需要和联邦德国维护西方联盟的表态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