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充分就业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kua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充分就业”(Underemployment)是一种隐性失业,是“虽就业,但未理想就业”的状态,目前多采用劳动者工作时间少于35小时/周,但希望工作更长的时间来衡量。虽然劳动者的未充分就业问题在统计上不突出,但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并不罕见。然而,从世界各国关于劳动力调查的统计数据来看,人们所关注的重点往往集中在那些处于失业状态下的劳动者,而忽视了对处于未充分就业状态下劳动者的关注。健康是人类共同的福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人均寿命也在不断提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健康因此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更多关注,健康概念也在超越医学范畴而变得日益社会学化。然而,不同群体之间却存在着明显的健康差异,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表明,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的不同群体之间健康不平等现象越发凸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工作状态会影响其健康水平,因为它不仅直接影响个人的收入水平、医疗可及性,而且对个人整体的自我价值感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工作状态可以分为失业、未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和过度就业,就业质量在决定工作是幸福的源泉还是不健康的原因中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在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宏观背景下,分析未充分就业对劳动者健康状况的影响,无论是对于企业、个人还是整个社会都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采用2016年和2014年的“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构建模型分别探讨了未充分就业对劳动者健康的短期影响、长期影响、以及对不同技能劳动者影响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未充分就业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区域差异。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部分为论文的导论和第一章,是本文的研究基础。导论包括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第一章包括相关概念的界定和文献评述。第二部分为论文的第二章,是本文的分析框架。首先通过健康生产函数阐述了未充分就业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作用机制,然后提出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技术路线图,最后介绍了本研究的模型设定。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是基于理论分析的实证检验。本部分首先对劳动者的未充分就业特征和健康状况进行了描述,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其次,运用CLDS2016数据库,结合家庭库、个人库的数据,基于Ologit、Logit模型,分析了未充分就业对劳动者健康的短期影响,讨论了未充分就业的内生性问题,通过借助工具变量法和倾向值匹配(PSM)方法,进一步就未充分就业对劳动者健康的短期影响进行了再估计,并通过改变对未充分就业的测度方式和改变样本的方法对估计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然后,将CLDS2014和CLDS2016数据进行匹配,探讨了未充分就业对劳动者健康的长期影响;最后,从技能差异的角度,分析了未充分就业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异质性。第四部分为论文的第七章,是本研究的进一步深化讨论。在明晰了未充分就业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未充分就业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空间异质性,为政策建议的细化提出奠定基础。第五部分为论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是对本研究的总结。依据前文的分析,得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以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研究发现,不论是从短期、长期来看,还是从不同技能、不同地区来看,未充分就业均会给劳动者的健康带来负向影响,具体表现在:第一,短期内,未充分就业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是多维度的,也就是说,未充分就业与劳动者当期的自评健康水平下降、抑郁倾向增加、以及一定时期患病率的上升都显著相关。通过使用倾向值匹配方法和“各地市最低工资标准”作为未充分就业的工具变量法,解决健康的自选择问题和未充分就业与劳动者健康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旧成立。第二,从长期看,未充分就业虽然不会影响劳动者的自评健康水平和一定时期的患病率,但两年前的未充分就业经历与劳动者现期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有关。也就是说,劳动者两年前的未充分就业经历会显著增加现在的抑郁倾向,即未充分就业对劳动者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一直存在,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第三,未充分就业会显著降低低技能组和高技能组劳动者的健康水平,但对中技能组劳动者的健康并不存在显著影响。即便是改变指标测度方式和考虑内生性的情形下,研究结论依然稳健。究其原因,这种健康不平等主要来源于未充分就业给不同技能劳动者带来的经济效应和闲暇效应的差异,表现为未充分就业虽然显著降低了各技能组劳动者的经济水平,但却会给中技能劳动者带来正向闲暇效应。第四,未充分就业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也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未充分就业对劳动者健康状况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会降低劳动者的自评健康水平,增加其抑郁倾向,也会增加其一定时期的患病率;在中部地区,未充分就业会降低劳动者的自评健康水平和增加其一定时期的患病率,但对其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影响。可能的原因在于:在西部地区,无论是医疗条件还是劳动者的经济收入,相对于其他地区均处于劣势,而在东部地区,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和高速的技术进步给劳动者带来了诸多压力,未充分就业者在这两个区域面临的健康风险因素都是多重的,因此构成了未充分就业对该区域劳动者健康影响的累计劣势。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往的研究在分析就业状态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时,侧重点往往集中在过度就业和失业上,已有的关于未充分就业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少量研究也是基于西方情境展开的,并多是通过关注单一疾病或健康指标,缺乏就未充分就业对劳动者多维健康影响的深入分析和纵向分析。本研究系统考察了未充分就业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效应和机制,并尝试用追踪数据分析了未充分就业对劳动者健康的长期影响,这是对当前有关劳动者健康研究的补充。第二,在分析未充分就业对劳动者健康影响时,使用倾向值匹配方法和工具变量法较好的克服了数据本身带来的内生性问题。由于劳动者的未充分就业状况会受多个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中的多个因素又同时影响着劳动者的健康,不处理劳动者未充分就业的选择性可能会使得到的结论存在偏差,在实证分析中通过采用倾向值匹配中的K近邻匹配和核匹配,有效的克服了未充分就业的自选择问题。同时,本文还使用各地市最低工资标准这一工具变量来克服潜在的内生性问题,进而来识别未充分就业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第三,以往国外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未充分就业对整体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忽略了劳动者群体内部的差异性。由于不同的劳动者群体所面临的就业动力是存在差异的,因此,本文从技能差异的视角解析未充分就业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效应,以丰富关于未充分就业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探讨。
其他文献
当前,汽车不仅对外观造型和品质性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也更加重视汽车的节能减排和减重降耗,以此来符合国家的绿色环保发展的战略方针,因此非金属零件在汽车零部件中的占比中已越来越大。其中注塑件是非金属零件中最广泛应用的零件,因此“以塑代钢”已成为汽车工业的潮流,注塑件生产技术也逐步成为影响汽车轻量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汽车翼子板踏护板是汽车关键汽车零部件的代表之一,正常采用的是普通注塑成型技术生产,本次研
目的分析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与儿童传染病预防的效果及措施。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200例年龄≤6岁的儿童作为A组,另外抽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200例年龄≤6岁的儿童作为B组。分析传染病情况、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实施情况,并调查未能按照免疫规划进行疫苗接种的原因,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干预措施。结果 A组中年龄≤6岁儿童共出现43例传染病,占比为10.75%,
目的探讨光动力(ALA-PDT)单独或联合其他传统方法治疗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a, CA)后可能的复发因素,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可行性建议。方法收集本院150例自2019年1月-2020年6月临床和/或病理确诊为CA,并依据皮疹大小及发病部位不同使用ALA-PDT或ALA-PDT+液氮冷冻或ALA-PDT+微波治疗的CA患者临床资料,治疗后随访6个月,根据CA是否复发分为
沥青路面在车辆荷载和环境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其色泽从黑亮变为灰白,严重影响了道路的美观及道路标线的清晰度。同时,沥青路面的泛白程度对无人驾驶技术中的车道线识别精度和道路健康状况也有一定影响。因此,维持沥青路面色泽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室外调研分析沥青路面色泽产生机制,利用Avafiled-3地物光谱仪测量沥青路面光谱反射率,基于不同颜色体系表征沥青路面颜色,量化沥青路面泛白程度;研究不同种类沥青老化前后
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是我国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支点。电池箱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载体,其轻量化水平对提升动力电池包的能量密度、提升整车续航里程有着重要的意义,也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LFT-D热塑性复合材料电池箱,相较于传统金属电池箱,强度更高,同时减重效果明显,显著提高电动汽车的能耗经济性。LFT-D复材电池箱的制造,主要通过在树脂基体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增强纤维
学位
学位
学位
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普及。21世纪初,移动互联网又以更为迅猛之势崛起。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实现了传播工具的革命,在短短20多年时间里,网络媒体的覆盖面与影响力迅速超越传统媒体,形成了空前庞大的受众规模,成为当今公众最重要的社会信息获取渠道。现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拥有全球近40亿用户的社会信息大平台。由此,网络媒体信息对公众社会认知的影响也成为社会学、传播学、心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