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放牧率对太仆寺旗退化草地植被及土壤特征的影响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xb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项研究以中澳合作项目“通过改进家畜生产和完善草地经营系统改善内蒙古养羊牧民的生活状况”为支撑,在对基础数据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在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条件下,通过澳大利亚草畜平衡模型(StageⅠ)、牧场系统优化模型(StageⅡ)的综合分析,得出太仆寺旗最适宜的放牧率在1.75羊/hm2到2.375羊/hm2之间,超过这一范围,牧民收入将明显降低。为了验证模型分析结果,在研究区域设定5个放牧强度,分别是A:0.5羊/hm2、B:1.125羊/hm2、C:1.75羊/hm2、D:2.375羊/hm2、E:3羊/hm2,同时设定一个不放牧的对照区域(CK),开展不同放牧率下草场植被与土壤特征的研究,通过不同放牧率对草场植被和土壤特征的影响结果来寻求当地最适放牧率,为有效减轻草场退化,增加牧民收入,促进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草地的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群落特征的测定结果表明,放牧率超过1.75羊/hm2后,植物群落的密度、盖度均开始下降;放牧末期9月份克氏针茅高度在1.125羊/hm2和1.75羊/hm2区分别达到49.02cm和45.88cm,超过1.75羊/hm2后,克氏针茅高度就明显降低。2.对群落重要值的计算结果表明,克氏针茅的重要值在9月份达到放牧率1.75羊/hm2(重要值为33.3)后就开始下降;净初级生产力随着放牧率的增大而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在1.75羊/hm2放牧区达到最大值298.69g/m2, 1.125羊/hm2和1.75羊/hm2放牧率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3. 1.125羊/hm2和1.75羊/hm2两个放牧率的土壤含水量无论在哪个土壤层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0-5cm土层,从7月份开始,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土壤容重呈增加趋势。短期放牧对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的影响主要发生在0-10cm的土壤层中。4.试验截至9月,在放牧率1.75羊/hm2的试验区,绵羊体重平均值达到了51.53kg;而绵羊体重的日增重以放牧率1.125羊/hm2时达到最大值146.875(g/d/sheep)。5.通过绵羊体重平均值、牧草地上现存量、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灰色关联度四个指标,得出最适宜当地的放牧率范围在1.125羊/hm2、1.75羊/hm2之间。该结果与模型分析结果基本相一致,当地最适宜的放牧率范围介于1.125羊/hm2和1.75羊/hm2之间。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危重病患者预防ICU获得性衰弱的效果.方法: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将10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被动活动
目的:分析成都市龙泉驿区2012年至2016年期间959家次企业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掌握该区域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分布情况,为该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更好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
本试验选用健康、体重相近(548±50kg),40月龄左右的“利×鲁”杂交一代育肥阉牛36头,随机分为四个组,包括一个对照组和三个试验组。试验组按精料量的1%、1.5%、2%添加玉屏风
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iacylgycerol acyltransferase,DGAT)是一种微粒体酶,主要作用机制是使二酰甘油加上脂肪酸酰基形成三酰甘油,目前发现的编码该酶的基因有DGAT1和DGAT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2月—2018年2月入住我院的136例产妇,将其分为实验与对照组两组,以护理方法的异同为标准来划分.两组的患者数
以新疆耐盐豆科植物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为研究对象,对其种子萌发耐盐性进行了研究;利用Affymetrix公司的截型苜蓿基因组芯片(Medicago GenomeArray),包括61278个探针,检测疏叶骆驼刺幼根在220mmol/LNaCl胁迫处理0h和24h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GO功能注释对所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结合PCR技术设计引物对探针所对应的功能基因
目的:对基层医院妇科门诊女性生殖道疾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方法:笔者所在基层医院拟定于2015年10月面向辖区内已婚育龄妇女开展生殖疾病免费普查活动,暂定次年9月为本次普查
目的:分析社区结核病的预防策略.方法: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于我社区开展结核病预防管理,分析预防效果.结果:通过社区结核病预防管理,我社区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