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行政的终极追求是社会正义。为了实现这个追求,在现代公共行政的百年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公共行政的理论家和实践者进行了努力地探索。然而,历史证明,无论是传统公共行政还是新公共管理,无论是依靠政府或是依靠市场,都还不足以实现这一追求。公共行政的追求最终还需要每一位公民积极地履行自己的公民资格,投身到公共事务的管理之中。在所有类型的公民参与中,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因其直接性和及时性而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笔者选择这一题目主要是基于二点考虑:1、国外对公民参与的研究呈现两极化倾向,缺乏可操作性;国内的研究严重滞后,多数研究还停留在政治参与层面。研究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不仅极富挑战性,而且理论价值明显。2、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公民参与有了长足进步。建立并完善了民意调查、公民听证会、社区居民自治等参与途径,公民社会的发展也使公民参与的能力大大增强。对这些现象进行及时的理论总结,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本文的目标是寻找一种的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方法,它既可用于实际操作,又适合我国国情,可以为我国的公民参与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引论为本文确立了公共行政的终极目标,即社会正义。另外,还简要分析了文章的意义和目标。 第一章,回顾传统视角中公民扮演的角色。通过探讨传统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的核心观念,指出传统理论中公民角色的缺失,并提出发挥公民积极作用的必要性。 第二章,讨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公民参与公共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