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y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行政的终极追求是社会正义。为了实现这个追求,在现代公共行政的百年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公共行政的理论家和实践者进行了努力地探索。然而,历史证明,无论是传统公共行政还是新公共管理,无论是依靠政府或是依靠市场,都还不足以实现这一追求。公共行政的追求最终还需要每一位公民积极地履行自己的公民资格,投身到公共事务的管理之中。在所有类型的公民参与中,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因其直接性和及时性而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笔者选择这一题目主要是基于二点考虑:1、国外对公民参与的研究呈现两极化倾向,缺乏可操作性;国内的研究严重滞后,多数研究还停留在政治参与层面。研究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不仅极富挑战性,而且理论价值明显。2、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公民参与有了长足进步。建立并完善了民意调查、公民听证会、社区居民自治等参与途径,公民社会的发展也使公民参与的能力大大增强。对这些现象进行及时的理论总结,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本文的目标是寻找一种的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方法,它既可用于实际操作,又适合我国国情,可以为我国的公民参与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引论为本文确立了公共行政的终极目标,即社会正义。另外,还简要分析了文章的意义和目标。 第一章,回顾传统视角中公民扮演的角色。通过探讨传统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的核心观念,指出传统理论中公民角色的缺失,并提出发挥公民积极作用的必要性。 第二章,讨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公民参与公共政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大量工程的建设,资源的利用形成了大量的裸露边坡,并使其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裸露边坡会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和框架逐渐完善。政府职能由原来的对社会经济全面干预,逐步转变为只对市场调节失灵部分进行补充。政府职能的转变,促使政府投资的范围逐步转向关系国家
目前,生态补偿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国家并没有统一的法规和制度要求,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操作模式千差万别。而从国外来看,一些国家在资源开发中保护资源环境、调整资源枯竭型
从菌种选择、土壤选择、栽培设施、栽培时间的确定、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和加工等7方面对冀北地区羊肚菌(Morchella)的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希望对广大菇农起到指导作用。
《管子》是我国一部著名的古代典籍,它是依托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思想家管仲之名而成书的,其中论述了大量的社会经济问题,是财政经济思想占主导的一部书,其立论
"烦"是<伤寒论>中非常普遍的症状,全书共有76条条文提到此症,涉及方药33个.经过对条文分析,发现烦症遍及六经,可归纳为热郁太阳、少阳,热扰胸膈,热羁阳明,阳虚失摄,阴虚火旺,
我国西部聚居着51个少数民族,人口近五千万,约占总人口的17%,如此众多民族的集中分布形成了西部地区复杂多样的人文环境,成为我国少数民族聚集,民族文化沉淀深厚、多样共生的
将河沙、泥炭土、黄心土按照不同比例配成基质,研究不同基质对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时间和成苗率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其萌发的基质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