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iO2因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价格低廉、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成为应用最广的光催化材料,同时,通过对TiO2的表面修饰或后处理,合成系列的新型功能材料,也成为当前材料、催化等研究领域的热点。由于这些功能材料大多为半导体材料,因此,除了本身具有的光电、吸附、分离等特殊功能外,同时还具备光催化特性。本论文合成了磺化钛(SO42-/TiO2)、钛酸纳米管和SiO2层柱状钛酸三种功能材料,由于这三种材料都是在TiO2的基础上合成出来的,且在本论文中只研究它们的光催化性能,因此,称它们为钛基光催化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BET、热重(TG)等分析手段对三种催化材料的结构和特性作了表征,并系统研究了这三种材料的光催化性能。主要结论如下:
磺化钛(SO42-/TiO2)可以通过在TiO2表面负载SO42-制得,TiO2表面负载SO2-4后,可以有效的克服TiO2晶粒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增大过快的缺点,提高TiO2从锐钛矿向金红石转变的转晶温度,TiO2在500℃焙烧时即出现大量金红石相,而SO2-4/TiO2在焙烧温度高于700℃时,才出现金红石相。此外,TiO2表面负载SO2-4后,使催化剂表面的酸性增强,TiO2表面只有Lewis酸位,而SO2-4/TiO2催化剂表面同时存在Lewis酸位和Bronsted酸位。对TiO2和SO2-4/TiO2光催化剂晶相组成的分析及Cr(Ⅵ)在催化剂上吸附行为的研究表明:TiO2光催化还原Cr(Ⅵ)的效率由Cr(Ⅵ)在TiO2上的吸附量和TiO2中锐钛矿含量共同决定,而SO2-4/TiO2光催化还原Cr(Ⅵ)的效率除了受吸附量和锐钛矿含量的影响外,催化剂表面酸量也是影响Cr(Ⅵ)光催化还原的一个重要因素。钛酸纳米管采用TiO2和10mol·L-1NaOH水热反应合成。由于在水热合成过程中引入了间歇碾磨步骤,改善了反应物间的传质,有效地避免了床层效应,因此,合成出的纳米管纯度较高、比表面积较大。未焙烧纳米管的结构组成为H2Ti2O5·H2O,比表面积为263.5m2.g-1(原料TiO2的比表面积小于10m2·g-1).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纳米管逐渐转变为纳米棒,组成由钛酸变为锐钛矿,其中400℃焙烧的纳米管为钛酸和锐钛矿的混晶相。不同温度下焙烧的纳米管对MB的降解率不同,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纳米管对MB的降解率逐渐增加,400℃焙烧的纳米管对MB具有最高的降解率(光照1h的降解率为84.5%),焙烧温度高于400℃,降解率逐渐下降。纳米管光催化降解MB的效率是由MB在纳米管上的吸附量以及纳米管的晶相组成和结晶度共同决定的。
通过对SiO2层柱状钛酸制备过程中一些关键条件的讨论,合成出了层间距为1.45nm、比表面积为133.3 m2·g-1的SiO2层柱状钛酸材料,研究了其光催化降解MB的效率,结果表明:与层状K2Ti4O9和H2Ti4O9相比,SiO2层柱状钛酸的层间距增大,有更多的MB进入层间,使得MB在SiO2层柱状钛酸上的吸附量增加,从而提高了其对MB的光催化降解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