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S拮抗剂苦柯胺B介导LPS在肝脏内化清除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in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脓毒症(sepsis)是病原体(pathogen,PA)感染机体后,因PA所释放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被体内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s)识别所引发的失控性炎症反应综合症;在PAMPs中,存在于革兰阴性细菌外膜的脂多糖/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是至今研究最为深入的一种PAMP,是诱发脓毒症的重要PAMP。因此研究针对LPS的拮抗和清除机制,对脓毒症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苦柯胺B(Kukoamine B,KB)是我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从传统中药地骨皮中发现、分离并已实现全化学合成的一种生物碱类化合物,KB在体内外具有中和LPS的致炎生物学效应,可显著提高脓毒症模型动物的生存率,该化合物现已完成Ⅰ期临床试验。KB拮抗脓毒症的作用机制在于与LPS具有高亲和力的结合作用,这种结合作用使其与LPS结合并形成KB/LPS复合物后,从而阻断了LPS的致炎生物学效应,但所形成的KB/LPS复合物在体内是如何分布、代谢以及有无蓄积的可能性等等均不清楚。因此探索KB/LPS复合物在体内的分布、代谢,对深入阐明KB的作用机制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课题拟以荧光素分别标记LPS、KB以及研究中涉及的细胞和受体等,并应用激光共聚焦(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LSCM)、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siRNA干扰等技术探索KB/LPS复合物在体内的分布及代谢的分子机制。方法:1.KB/LPS复合物形成后对LPS在体内分布影响的研究以FITC标记LPS(FITC-LPS)对KB/LPS复合物进行示踪,取FITC-LPS(1mg/kg)与KB(3.6mg/kg)体外混匀,37℃,振荡30min制备KB/FITC-LPS复合物,将LPS或KB/LPS复合物经尾静脉注射C57 BL/6小鼠体内,分别于注射后1、4、8和24 h采集外周血,分离血浆并检测FITC-LPS的荧光强度,明确KB对外周血LPS水平的影响;在相同时相点获取心、肝、脾、肺、肾等脏器并进行组织匀浆,检测匀浆液中FITC-LPS的荧光强度,明确游离LPS或KB/LPS复合物在小鼠各脏器的分布情况。2.肝脏参与摄取KB/LPS复合物主要细胞类型的研究2.1 C57 BL/6小鼠尾静脉注射FITC-LPS或KB/FITC-LPS复合物1h后,获取小鼠肝脏制备组织冰冻切片;分别以Cy3-cytokeration 18、Cy3-F4/80、Cy3-CD31、Cy3-GFAP抗体标记肝细胞(Hepatocytes,HC)、枯否细胞(Kupffer cell,KC)、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LSEC)、肝星形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利用LSCM检测肝脏主要细胞与FITC-LPS的共定位情况,确认肝脏参与LPS摄取和代谢的主要细胞类型。2.2尾静脉注射Clophosome.A.Clodronate liposomes制作KC耗损的小鼠模型,48 h后,获取肝组织制作冰冻切片,以Cy3-F4/80或Cy3-cytokeration 18抗体分别标记KC或HC,利用LSCM技术观察KC的耗损情况。KC耗损小鼠或C57BL/6小鼠经尾静脉注射KB/FITC-LPS复合物,1h后获取肝组织制作冰冻切片,以Cy3-F4/80或Cy3-cytokeration 18抗体分别标记KC或HC,LSCM检测肝组织冰冻切片中FITC-LPS的平均荧光强度以及与KC和HC的共定位情况,明确KC是否参与介导肝脏对KB/FITC-LPS复合物的摄取。2.3采用肝原位灌洗,密度梯度离心并结合免疫磁珠分离,获取C57 BL/6小鼠原代HC和KC,以人肝肿瘤细胞(Hep G2)或小鼠吞噬细胞(RAW264.7)作为对照细胞株;将上述细胞分别以FITC-LPS或KB/FITC-LPS复合物处理1h,FCM检测FITC-LPS的摄取,比较分析HC或KC摄取游离LPS和KB/LPS复合物的差异。3.HC参与摄取KB/LPS复合物受体类型的研究3.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KB对HC中内吞相关受体m RNA表达的影响获取C57 BL/6小鼠原代HC,用LPS(1μg/ml)或KB(15μM)或KB/LPS复合物处理HC 4h,RT-PCR检测ASGPR、SR-B1、SR-A、TRFC、MARCO、LOX-1和TLR4的m RNA水平,分析HC中可能参与KB或KB/LPS复合物摄取的受体类型。3.2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WB)、FCM等分析ASGPR受体与HC摄取KB/LPS复合物的关系(1)获取C57 BL/6小鼠原代HC,KB(15μM)处理1、2、和4 h,WB检测HC的ASGPR受体的蛋白表达水平,并与同时相点未处理HC进行比较,分析KB对HC的ASGPR受体表达的影响。(2)C57 BL/6小鼠尾静脉注射KB(3.6mg/kg),分别于1、2和4h取材,WB检测肝脏组织ASGPR受体的蛋白表达水平,并与同时相点未处理小鼠进行比较,分析KB对小鼠肝组织的ASGPR受体表达的影响。(3)利用siRNA转染下调Hep G2的ASGPR受体表达,KB/FITC-LPS复合物处理ASGPR受体下调后的Hep G2细胞1h,FCM检测Hep G2摄取FITC-LPS的荧光强度,分析ASGPR受体表达下调对HC摄取KB/LPS复合物的影响,确认ASGPR受体是否参与HC对KB/LPS复合物的摄取。3.3 LSCM检测KB与ASGPR受体的空间共定位情况,并结合竞争性摄取实验、分子模拟对接,以确认识别并结合KB是否是ASGPR受体介导KB/LPS复合物摄取的具体方式。(1)获取C57BL/6小鼠原代HC,FITC-KB(15μM)处理HC 30min,Cy3-ASGPR标记ASGPR受体,LSCM检测,分析KB与ASGPR受体是否存在空间共定位。(2)获取C57BL/6小鼠原代HC,FITC-KB(15μM)单独或与Ga LNAc(0.25、0.5和1.0m M)共同处理细胞1h,LSCM检测,HC摄取FITC-KB的变化,确认Ga LNAc与KB是否存在竞争被HC摄取的效应。(3)利用分子对接软件Auto Dock Vina对KB与ASGPR受体H1亚基的结合位点及结合力进行模拟;利用Auto Dock Tools GUI在H1亚基的大小为20×18×20埃的空间,以6.46×-4.47×10.41点为中心,且包含碳水化化物识别区域为构象研究对象,分析比对KB与其可能结合位点及结合力,并通过软件Auto Dock Tools和Lig Plot+,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4.HC降解和清除KB/LPS复合物的分子机制研究获取TLR4-/-小鼠原代HC,分别以FITC-LPS或FITC-KB对KB/LPS复合物进行示踪,用KB/LPS复合物处理HC 1h后,分别对HC内的早期内体(Cy3-EEA1抗体)或晚期内体(Cy3-Rab7抗体)或溶酶体(Cy3-LAMP1抗体)及ASGPR受体(Alexa Fluor647-ASGPR抗体)进行标记,LSCM检测分析KB/LPS复合物是否与ASGPR受体及内体或溶酶体存在空间共定位,确认KB/LPS复合物在HC内被降解和清除的可能途径。结果:1.KB/LPS复合物形成后对LPS在体内分布影响的研究血浆检测结果显示,注射FITC-LPS或KB/FITC-LPS复合物后1、4、8和24h,KB+LPS组较LPS组FITC-LPS检测值显著下降(P<0.01),结果表明KB/LPS复合物的形成加快了外周血LPS的清除;脏器组织匀浆检测结果显示,在1、4、8和24h,LPS主要分布在肝脏,而心、脾、肺、肾等较少,结果表明肝脏是参与LPS代谢的主要器官;KB+LPS组较LPS组肝组织内FITC-LPS值显著增加(P<0.05);提示,KB/LPS复合物的形成促进了LPS在肝脏的富集。2.肝脏参与摄取KB/LPS复合物主要细胞类型的研究2.1 LSCM检测结果表明,肝组织切片中LPS主要分布于HC和KC细胞中,而HSC和LSEC未见明显的LPS摄取,提示,HC和KC是肝脏参与摄取LPS的主要细胞类型。2.2小鼠经尾静脉注射Clophosome.A.Clodronate liposomes后,可见肝组织切片(Cy3-F4/80)阳性细胞(KC)数明显减少,而(Cy3-cytokeration 18)阳性细胞(HC)数无明显变化,表明KC耗损;在KC耗损组和未外理组小鼠中,KB/FITC-LPS复合物均可被肝组织摄取,提示,KC耗损与否不影响肝脏摄取KB/LPS复合物,KC可能不是参与摄取KB/LPS复合物的主要细胞。2.3 FCM检测结果表明,与LPS组进行比较,KB/LPS复合物形成可显著促进C57BL/6小鼠HC、Hep G2摄取LPS(P<0.05),同时也可显著抑制了C57 BL/6小鼠KC、RAW264.7摄取LPS(P<0.05),提示,结合型LPS主要依赖HC摄取,游离型LPS主要依赖KC摄取,KB/LPS复合物在肝脏主要被HC摄取。3.HC参与摄取KB/LPS复合物受体类型的研究3.1 RT-PCR检测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组比较,KB或KB/LPS复合物均可显著上调HC的ASGPR受体的m RNA水平(P<0.05,P<0.01)。3.2 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未经KB处理的HC,在体外培养1、2和4h后,ASGPR受体的表达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弱;KB处理组HC在1和2 h ASGPR受体蛋白表达水平随时间延长逐步增加,而4 h则显著减少。KB注射小鼠肝组织,在1、2和4h,随时间的延长,ASGPR受体蛋白痕迹带颜色逐渐加深,而未处理组小鼠,呈逐渐减弱趋势,结果表明,KB被HC或肝脏摄取可显著上调ASGPR受体蛋白表达水平。FCM检测,相对荧光强度结果表明,Hep G2的ASGPR受体蛋白表达下调可显著抑制了Hep G2摄取LPS(P<0.05,vs NC-siRNA处理组),提示,ASGPR受体参与了HC摄取KB/LPS复合物。3.3 LSCM检测图像显示,KB(绿色)与HC膜上的ASGPR受体(红色)在HC细胞膜上显示两者重合,结果表明KB与ASGPR受体存在空间共定位,提示,KB可与ASGPR受体结合。LSCM检测图像显示,随着Ga LNAc加入量增加,HC内摄取的FITC-KB(绿色)荧光物质逐渐减少,FITC-KB的平均荧光强度结果表明,Ga LNAc会显著抑制HC对KB的摄取(P<0.01),提示,Ga LNAc与KB在HC膜上存在共同的介导内化途径。分子对接结果显示,KB与ASGPR受体的Asp241、Gln239、Glu252、Asn264、Asn208等氨基酸残基存在氢键结合,此外,KB还与ASGPR受体的Tyr272、Asp266、Arg270、Trp243、Asn264、Arg236、Thr258等残基存在疏水作用,提示,KB与ASGPR受体存在结合作用。4.HC降解和清除KB/LPS复合物的降解清除途径研究。LSCM检测图像显示,KB/LPS复合物内化入HC后,均显示,FITC-KB(绿色)或FITC-LPS(绿色)在Cy3标记EEA1(红色)或Cy3标记Rab7(红色)或Cy3标记LAMP1(红色)中存在,并与647-ASGPR(黄色)重合,表明,三者存在空间共定位现象;提示,KB/LPS复合物经ASGPR受体内化入HC后可能由ASGPR受体相关内体-溶酶体途径被降解和清除。结论:1.KB与LPS形成KB/LPS复合物后加快了小鼠外周血中LPS的清除,该现象与KB促进LPS在肝脏的富集密切相关。2.KB/LPS复合物在肝脏主要被HC摄取,HC对KB/LPS复合物的摄取依赖膜受体ASGPR对KB的识别而介导其内化。3.KB/LPS复合物经HC膜受体ASGPR介导内化后,可能由ASGPR受体相关的内体-溶酶体途径被降解、清除。
其他文献
以福建省35个油杉优树子代为研究对象,揭示其苗高和地径两个性状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家系间苗高、地径两个性状均达极显著差异,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86和0.83,说明油杉半同胞
目的:根据口腔正畸医生及普通受访者的评分,探讨上颌中切牙和侧切牙切端垂直距离的变化对正面观微笑美学的影响。方法:收集安徽地区一男一女的正面观姿势位微笑照,上颌中切牙及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史,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发展史。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共产党人与广大人民群众相比,都只是少数,这就必然决定了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彰显为
基于大量国内外调研和国内现有相关设计标准、规范、研究理论成果,总结国内外三明治沉管结构设计施工的实践经验,通过大量国外设计施工查询、工艺试验方法参数论证、可行性检
第一部分:新型WNT通路抑制剂LGK974放射增敏作用和机制研究目的:探讨WNT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LGK974在肿瘤细胞中的放疗增敏作用和机制。方法:1.通过克隆形成实验分别观察LGK97
对位于福建省永春县50年生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人工林的养分分配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2m区分段为单位,随着树高的升高,每个区分段树干、树皮各养分积累量总体上呈逐渐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深入分析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治疗肾内科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加强医护人员对肾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及安全隐患的认识,有效降低肾内科老年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方法:选择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