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农村发展萧条,农业生产萎靡,农民生活艰难,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时间段。中国究竟向何处发展去是个紧迫的问题。因此,为寻得答案,知识分子,政府机关等均进行了如火如荼的农村调查。以陈翰笙、钱俊瑞、薛暮桥、孙冶方等左翼学者为代表的“中国农村派”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关于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中,因明确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而崭露头角。该学派始终秉持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精神,进行大量农村实地调查,对调查数据加以分析,以期刊《中国农村》为理论阵地阐述它关于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观点,也为中国共产党对于当时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的判断提供佐证;他们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爱国情感和抗日热情,为统一战线的形成贡献力量。本文以活跃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派”为研究的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演绎归纳法、实证分析法等方法,探索研究“中国农村派”存续期间所进行的活动,以期尽可能对它做客观的历史评价,并从中汲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经验。文章首先介绍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农村派”形成的背景及代表人物;其次对“中国农村派”所进行的活动予以介绍,并且将其进行的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对于农村经济问题的研究和乡村救亡运动的探索。在研究农村经济问题的活动期间,陈翰笙组织、领导了大规模的农村调查活动,主要包括对于无锡、保定和广东的社会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占有关系、农民生活状况、农村副业情况等。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地区广大农村的调查和分析,为该学派关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的观点提供了强有力的论据。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农村派”的关注点转向战后农村的状况和战后农村工作的开展。《中国农村》战时特刊应运而生。“中国农村派”成员和广大乡村工作者在杂志上或是发出动员各阶层的号召,或是将自己在战场的亲眼所见所感诉诸民众,或是当前农村动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可借鉴的经验之谈。“中国农村派”实事求是,深入农村做调查,将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同具体实践结合在一起,以探求中国社会的出路。该学派凭借其开展的一系列历史活动在当时发出了振聋发聩而强撼的声音。研究“中国农村派”,对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有借鉴意义,对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积极发挥调查研究作用有重要启示,同时对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如何为振兴农村贡献力量支持指明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