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发酵酒生物降酸及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982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为胡颓子科,沙棘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又名酸刺、醋柳、黄酸刺、黑刺、海鼠李等。中国是世界上沙棘属植物类群分布最多的国家,沙棘的资源蕴藏量也最大,丰富的蕴藏资源为沙棘的利用和开发提供了充足且良好的原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沙棘果实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有维生素、有机酸、糖类物质、矿物质、黄酮类化合物等。研究表明沙棘对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起到较为明显的作用,如增强免疫,促进消化,抗衰老等,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目前,国际上已将沙棘列为人类21世纪健康长寿的首选食用植物。沙棘鲜果含酸一般在3%-4%,酸度较高。制酒原料的酸度对果酒品质影响很大,它对酒的颜色、稳定性、口感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酸度过高的沙棘原酒在调制酸度适宜的酒精饮料时,会使产品含汁率低,造成沙棘酒营养成分偏低,并影响到沙棘酒的酒体状态,包括沙棘酒的特色风味、颜色、口感等,降低了沙棘酒的质量,不能满足市场和消费者对沙棘酒的期待与要求。本论文从生物降酸工艺入手,对沙棘果汁进行微生物降酸处理,解决沙棘汁酸度过高导致沙棘酒品质下降这一难题。试验结果如下:1.通过对沙棘出汁率的测定,确定了沙棘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果胶酶添加量为0.1%,酶解温度为40℃,酶解时间为3h,沙棘出汁率为77.6%。沙棘酶解制汁工艺条件中影响沙棘出汁率的的主次因素为A>B>C,即果胶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2.陆生伊萨酵母菌株特性试验表明,菌株对蔗糖耐受性为600g/L,对温度耐受性为60℃,蔗糖最适添加量为5%。通过降酸过程中对酸度的测定,确定了沙棘酶解汁降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降酸菌接种量为4%,降酸温度为30℃,降酸时间为5d,降酸率达到51.59%。沙棘酶解汁降酸工艺条件中影响产品降酸率的主次因素为A>B>C,即降酸菌株接种量>降酸温度>降酸时间。3.通过发酵过程中对酒精度的测定,确定了主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酵母接种量为0.08%,发酵温度为28℃,S02添加量为80mg/L,最终沙棘原酒酒精度为11.7%(v/v)。发酵工艺条件中影响产品酒精度的主次因素为A>B>C,即酵母接种量>主发酵温度>S02添加量。4.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沙棘发酵酒后发酵最佳温度为12℃—15℃,时间为40d。5.通过两种澄清方法和三种澄清剂对沙棘发酵酒进行了澄清处理,澄清效果以壳聚糖为最佳,用量为0.08%,澄清处理7d,透光率为85%。
其他文献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多发生在老年阶段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为老年斑(Senile plaque, SP)、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
<正> 1997年4月21日至25日,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召开了“明日青少年与媒介”国际研讨会。来自六大洲的三百多位儿童教育和传媒专家,围绕“如何能使大众传媒在青
贷款是一种重要的金融资产 ,贷款出售之前首先要定价。可供选择的不良贷款定价方法主要有经验估算法、市场拍卖法和账面价值法。
<正>1出现的问题我公司2 500t/d生产线生料粉磨采用Φ4.6m×(10+3.5)m烘干中卸磨及ZX3000组合式选粉机。自2013年7月初以来,经常出现磨机细磨仓磨音沉闷、选粉机电流大幅波动
<正>2009年11月,我公司新生产线联动试车过程中,遇到严重的变频器干扰问题,影响了系统的试车进度。我们经过分析故障原因,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最终在较短的时间之内予以解
中文网络百科全书是百科全书发展的新类型,其知识传播和知识的建构在网络社会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在我国当前的社会情境中,其知识传播活动则又被赋予了更多的色彩和
本文通过对肥料效应模型相关概念进行了简单描述,熟知回归模型和多元正交多项式及其性质并能熟练的应用,在其基础上建立模型。肥料效应方程定义为产量之间数量和模拟施肥量关
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管理有效性评估是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使用管理有效性跟踪工具,对广西全球环境基金(GEF)项目资助的自然保护区和未得到GEF项目资助
近年来,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研究已从语音、词汇和语法层面延伸到了篇章层面,外国留学生汉语篇章学习规律的研究也逐渐引起教学界的关注。相对而言,对蒙古
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逆差问题呈逐年上升趋势,双边贸易摩擦也日益加剧,给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本文基于对1994—2004年中美双边贸易差额的分析研究,剔除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