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公司管理技术的日益复杂,公司的股权也逐渐分散,公司的股权结构越来越多的从原始的家族企业的一股独大演变成为控制权和所有权的逐渐分离。控制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代理问题和逆向选择问题,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股权激励应运而生。上世纪50年代世界上第一项股票期权计划在美国问世,并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得到了普遍性的发展。在发达国家的影响下,发展中国家也逐渐走上了实施股权激励的道路。我国的股权激励制度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股权激励制度发展进程十分缓慢,这与我国快速发展的证券市场是不匹配的。非上市公司规模较小,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实施股权激励的完整条件,因而相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非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较少。目前,国内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研究较多,很少有学者关注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IPO环境下的QDRS公司为研究对象,从QDRS公司的基本情况出发,揭示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内外部背景,并介绍其股权激励方案的具体内容和开始实施到终止的过程,进而分析股权激励计划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股权激励计划导致其股权不清晰、因股份支付产生的大额管理费用影响净利润、股权激励达不到预期效果、股权激励导致公司内部不和谐。同时指出股权激励方案存终止的原因,如员工持股方式不合理、激励期限太短、股权激励的时机不当和人员选择不透明以及股权激励的强度及行权条件不合理。最后根据案例为拟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提出启示性建议,主要包括选择恰当的股权激励时机、选择灵活多变的激励模式、制定科学的激励对象的选择标准和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等。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能为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