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心血管外科手术创伤很大,疼痛伤害刺激源很多,加之患者心血管储备功能受损,术前精神压力大,可产生较强应激反应。使机体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影响患者术后恢复。传统单用阿片类镇痛药效果有限,且副反应较多,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镇痛观念,其原理就是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或措施,以完善镇痛,并能弥补单一药物和方法的不足,减少副作用,减弱疼痛和药物对机体的影响,保持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影响疾病转归。目前多采用多模式镇痛已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对术后镇痛效果,免疫功能及应激反应影响尚不明确。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择期心脏换瓣手术患者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即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多模式镇痛组(D组,n=24);对照组,即舒芬太尼传统镇痛组(S组,n=20),D组麻醉开始前10min内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予以超前镇痛,S组静脉泵注等容生理盐水。D组关闭胸骨时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3μg.kg-1.h-1,S组静脉泵注等容生理盐水。术后D组按右美托咪定0.05μg.kg-1.h-1+舒芬太尼2μg.kg-1配入100mL镇痛泵;S组术毕以舒芬太尼2μg.kg-1配入100mL镇痛泵。术后可按患者情况予以丙泊酚镇静,吗啡辅助镇痛。以麻醉诱导前(T0)、主动脉插管前(T1)、体外循环转机(cardiopulmonarybypass,CPB)后1h(T2)、术毕(T3)、术后12h(T4)、术后24h(T5)、术后48h(T6)和术后72h(T7)作为观察时间点,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的次数,丙泊酚用量,住院时间及拔管时间,ELISA法检测患者静脉血中皮质醇、C反应蛋白、β内啡肽、白介素-2和白介素-6的浓度。 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CPB时间、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围术期MBP、HR、RR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术后丙泊酚的用量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吗啡用量和PCA次数的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前(T0)的细胞因子水平无统计学差异。CRP:观察组CRP的水平于T3,T4,T5,T6,T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RP均在术后12h(T5)达高峰,随后下降,术后均高于术前水平。IL-6:两组各时点IL-6的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 COR:观察组COR的水平于T1,T2,T3,T5,T6,T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OR于术毕时(T4)达高峰,至72h(T7)恢复至术前水平;对照组COR于CPB后1h(T3)达高峰,持续至术毕(T4),随后开始下降,至术后72h(T7)恢复至术前水平。EP:观察组EP的水平于T1,T2,T4,T5,T6,T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较术前均有明显升高。IL-2:观察组IL-2水平在T1,T2,T3,T4,T5,T6,T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IL-2均于CPB后1h(T3)降至最低,随后逐渐恢复,其中观察组IL-2于术后72h(T7)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对照组IL-2术后水平低于术前。 结论:多模式镇痛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可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术后的免疫抑制与应激反应,减少术后的镇静药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