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名是人们为特定地域所约定的专有名称,是用来指称地理实体的语言符号。地名可以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进行考察。从语言角度来看,地名的物质材料——语言文字是地名的“表层结构”,从语音、词汇、语法方面来分析地名,可以深入了解地名的语音、含义、语源、结构等。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地名中蕴含的地域文化是地名的“深层结构”,地名中记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地名的命名、由来、变迁的考察,可以了解一个地方在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特征。本文以闽台两省的地名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究闽台两省地名的语言文化特征。闽台两地的往来源远流长,两地至今还使用着共同的闽南方言,凸显出语言文化的同一性,因而形成地名文化的一致性。由于海峡两岸的地理环境以及历史发展状况不同,闽台地名呈现出差异性和各自的特色。本文通过对闽台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力图揭示闽台地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征。在闽台地名的研究中,以语言学研究作为本研究的侧重点,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探析闽台地名的语言学特征。在语音方面,主要研究闽台地名的音节构成,古音的保存情况,以及其中的谐音地名;在词汇方面,考察了闽台地名专名的命名类型以及差异,分析了地名通名的类型、特点以及差异,还探讨了闽台地名语词的来源;在语法方面,分析了闽台地名的语法结构,并通过一些特殊的结构类型,探讨闽南语的语法特征。从宏观方面来说,语言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因此在对闽台地名进行语言学考察时,本文也将地名文化的分析融入其中,深入探究闽台地名的语言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