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柱础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极具代表性的构件之一,它既是重要的受力构件,也是典型的装饰节点;它既符合材料和力学的基本法则,又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同时,还与区域的气候、环境特征相适应。宏观和微观皆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对柱础的研究,不仅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研究体系的补充和完善,还能为深入诠释中国传统建筑提供新的角度和思路。广府文化区位于广东省中、西部,由于各种地理、历史和经济文化原因,在这个区域内逐渐形成了以汉文化为核心,具有浓厚南越土著文化、海洋文化和商贸文化特征的地域文化——广府文化,这也是岭南地区最核心的地域文化之一。广府传统建筑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无论是整体风格,还是构件做法上都具有明显的特色。本文对广府传统建筑柱础的研究既是对地域性传统建筑研究体系的充实,也是对广府传统建筑的进一步探析。本文主要通过广泛的田野调查、文献查阅,以及统计学分析方法,对广府传统建筑柱础进行分类和命名,并且逐一归纳其时间、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和具体的设计、装饰规律。同时,在匠师访谈的基础上,总结广府传统建筑柱础的加工、雕刻工艺以及石作匠师的学习和工作过程。文章共计七章。第一章在总结既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界定了研究范围和对象,整理出具体的研究框架和逻辑顺序。第二章首先通过文献的查阅、对比,对中国传统建筑柱础的多个名称进行了辨析和溯源,这些名称一部分源自于地面建筑体系,另一部分则源自于干栏建筑体系。其次,根据各时期的考古成果,系统整理了宋代以前中国传统建筑柱础的情况。第三章首先对宋代以前的广府传统建筑柱础进行了溯源,而后在调研结果的基础上将柱础按照形态特征分类,探寻其造型的文化内涵。可以确定的是,北方官式建筑柱础,南方干栏建筑的柱脚构造,古代青铜器、陶器等器物的足部造型,以及南越地区曾经盛行的北流型铜鼓都是广府柱础的文化渊源之一。此外,通过与中国,尤其是南方各地区的传统建筑柱础的对比,归纳出广府传统建筑柱础的特征,为后续的研究夯实基础。第四章着重呈现广府传统建筑柱础的时间特征,通过统计学分析方法,分别总结了各类型柱础样式具体的时间分布情况和各时期的风格特征。第五章从区位、建筑类型、建筑空间中的具体位置三个层面上归纳了广府传统建筑柱础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了柱础在建筑中的排列搭配原则和方法。第六章系统地整理了广府传统建筑各类型柱础的比例尺度关系以及柱础各部位的装饰方式和题材纹样。第七章在匠师访谈的基础上,对比《营造法式》所载的标准做法、清代北方官式做法以及潮汕地区的石雕工艺,对广府地区石作工艺、工具和师承进行了归纳。广府传统建筑柱础造型是传统建筑体系、工匠、工具和材料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传统建筑是柱础存在的环境和载体,地域文化是造型的源头,时代审美趣味是风格的旗帜,而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对开采、运输、加工技术的影响,决定着材料的种类,从而深刻左右着柱础造型、装饰的特征及其演变更迭的轨迹。本文所采用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也使我们对广府传统建筑柱础的认识更为客观和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