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节约型校园对于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试验和创新价值。校园建筑节能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重要步骤。本文通过对高校校园建筑的发展趋势,以及上海地区校园建筑热环境特征的总体分析,归纳了校园建筑功能、美学、文化、环境舒适等多方面需求。建筑师既不可只考虑美观而忽视建筑节能和热环境舒适性,也不可单纯强调热环境舒适性而降低建筑的文化内涵。要实现在校园建筑设计中实现功能、文化等需求与节能、舒适需求的有机协调,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进行科学的设计决策,以将技术方法与建筑设计要素有机结合,并针对校园建筑的文化、功能特点进行优化设计。因此不能单纯依靠新技术的应用来加以解决,而需要从设计策略、设计程序、设计观念等多个层面对现有建筑设计决策过程进行分析和改进。引入了性能化建筑理论,其主要原理是通过设定明确的、可量化、可评价的性能目标作为指导建筑从设计到使用全过程的基本原则和评价标准;同时通过建筑性能验证与反馈保证建筑性能目标与设计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性能目标和性能验证与反馈环节使建筑设计形成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周期性循环,从而使建筑师能够根据校园建筑各方面要求确定其实际的物理性能需求,针对性的选择适宜技术,并确保实现其性能。论文以同济大学一幢具有当代高校校园建筑典型特征的教学科研建筑为案例,应用性能化建筑理论相关的性能化评价方法对该建筑进行热环境性能的评价分析。首先通过现场调查、计算机模拟分析了建筑的热环境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建筑进行冬季和夏季室内热环境现场实测,对影响该建筑室内热环境的相关建筑设计策略进行分析。在性能反馈基础上明确了建筑性能改造目标和可用技术策略,并用计算机对有关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性能验证。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从设计策略、设计程序、设计观念等多个层面对上海高校校园建筑热环境设计的一般规律进行了总结。提出要实现建筑设计与建筑节能技术一体化,不仅需要具体的技术支持,同时需要更新现有的建筑设计观念,并对现有建筑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和改进,以适应未来绿色校园的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