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葡萄白粉病是新疆葡萄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近年来该病的发生有日趋严重之势。特别是2009年,经在北疆和东疆各葡萄产区调查,其发生范围十分广泛,为害十分严重,无论鲜食葡萄或酿酒葡萄均受害严重,且在不少地区始发期直接侵染果实,易造成误诊,导致明显减产,甚至毁园绝收。经发病规律调查,初步查明葡萄白粉菌(Uncinula necator)在石河子地区不能通过菌丝体潜伏在寄主芽内越冬,而主要以其有性态闭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该病的初侵染源;葡萄白粉菌分生孢子在4℃~33℃均可正常萌发,以20℃萌发率最高。相同培养条件下,果实上的分生孢子萌发率明显高于叶片上的分生孢子萌发率;经初步测定,在石河子地区,平均气温为24~25℃时,葡萄白粉病在感病品种上的潜育期多为7~14d;葡萄白粉病在石河子地区初发期一般在6月中下旬-7月上中旬,7月底后逐渐进入发病盛期,9月份进入衰退期,其发生动态呈明显的“S”型曲线特点;葡萄白粉菌的耐旱性较强,发病适宜的温湿度范围较广,在侵染扩展的关键期,即7~8月份,如遇少量降雨,保持相对干燥的气候条件,则可酿成该病的大流行;通过5个供试品种的抗性测定,查明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里扎马特、无核白鸡心对白粉病表现为易感,无核紫、红提次之,而高墨明显抗病;生产中应用套袋栽培可明显降低葡萄果实受害程度。通过孢子空中捕捉初步查明,葡萄白粉菌分生孢子扩散动态具有明显的昼夜周期性,孢子主要在昼间扩散,扩散高峰多出现在14:00-16:00左右。葡萄白粉菌分生孢子的空间分布主要在冠层以下,以距地面1-2m处最多。在冠层以上,随高度增加捕孢量逐渐降低。通常分生孢子在距地面1.5m左右高度分布最多。在石河子地区,一般分生孢子始见于6月中下旬,自7月中旬开始大量出现,9月份后,随着葡萄进入采收期,受寄主衰减及气候条件的影响,分生孢子扩散量迅速降低。观察中发现葡萄白粉菌分生孢子空中扩散量的多少易受风力、降水、温度、修剪、喷药等气象因素和农事操作的影响,从而使捕孢量出现明显波动,其中以降雨和风力的影响最大。经相关性分析查明,葡萄白粉菌分生孢子扩散量与田间病情扩展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经室内药剂筛选和大田防治试验查明,40%冠信WP800倍液、40%石硫合剂结晶200倍液、15%三唑酮WP1000倍液、12.5%敌力康WP2000倍液、43%好力克SC4000倍液以及5%叶秀SC1500倍液等是防治葡萄白粉病效果好且较稳定的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