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农事书写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hellr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处于急剧变迁的过程中,文学中的农事书写所反映的农事问题与前80年代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人、农具、牲畜和作物恰是农事活动四个不可分割的要素,本文即以这四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农人、农具、牲畜和作物在农事书写中呈现的文化意涵和审美特性。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绪论介绍论题来源、研究范围,并整理和分析了80年代以来与本文研究相关的文献。正文部分共四章,分别是第一章:农人:农耕文明的主体、第二章:农具:农耕文明的载体、第三章:牲畜:农耕文明的伙伴及第四章:作物:农耕文明的延伸。第一章讨论农事活动中的农人。农人是农事活动的主体,也是农耕文明的主体,自然也是农事书写的主体之一。80年代以来的农事书写为我们呈现了不同类型的农人,体现了作家对农人群体生存状态的关注。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是总论,探讨不同类型的农人,主要是改革中的农人、知识型农人和新农人三类农人;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别讨论农事活动中的女性和男性。本文以地母型女性和老年男性为研究重点,分析地母女性和老年男性之于农事活动的意义。第二章主要讨论在中国农业文明中承担了巨大作用的农具。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为总论,分析现代社会的发展给农具和农民命运带来的变化。第二节以李锐的农具系列小说《太平风物:农具系列小说展览》为研究对象,探讨李锐农具系列小说呈现的文化意蕴。第三节以刘亮程和杜怀超书写农具的文本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一个人”的叙事策略所体现的乌托邦色彩。第三章讨论农耕文明的伙伴牲畜。牲畜历来是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不可缺少的伙伴,但是,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牲畜的命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章分为三节,分别讨论农事书写中的牛、马和狗。分别从这几种牲畜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入手,解读牛、马和狗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史铁生、朱晓平、贾平凹、关仁山、王蒙、张贤亮、刘亮程、郑义、赵本夫等的相关作品为解读对象。第四章主要分析人们的食物之源——作物。主要分析麦子、玉米、豆类、高粱和地瓜几种作物意象在农事书写中所特有的文化内涵。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讨论麦子,以海子、赵本夫、关仁山等人的相关作品为研究对象。第二节讨论玉米,主要讨论任林举、阎连科、张炜等人的相关作品。第三节讨论杂粮,包括豆子、高粱和地瓜。以周同宾、莫言、张炜等作家的相关作品为解读对象。最后足结语。本部分主要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事诗书写的文学史意义。一直以来,文学史或乡土文学史都将农事书写纳入乡土文学的范畴,实际上,这种划分窄化了农事书写的文化内涵。农事书写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无论是农人、农具、牲畜还是作物,都在农事书写的范畴之内。80年代以来农事书写,成果十分丰富,面对这样一个大的主题,不论笔者怎样努力,也无法穷尽一个论题所能涵盖的所有内容。此外农事书写又处于研究的一个真空地带,这一方面为本文的分析和论述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但另一方面也使本文的参考文献有限,研究的视野受到影响。
其他文献
教育辅导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提供的一种生活指导和生存帮助,其目的是使其生存能量充分发挥出来,过着与自然、社会等相适应的生活。各种类型的学校教育辅导有不同的内容和目标
严格意义上,作为"自然法"之观念来源的"自然正当"创始于柏拉图。柏拉图的"哲人-王"构想就是"最佳政制",就是"自然正当"的完美体现。迈蒙尼德的"先知"作为"集哲人-政治家-预言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外交逐渐兴起。作为海陆复合型国家,崛起中的印度逐渐开始实施以政府领导人外交和海军对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海洋混合外交。2014年5月后,莫迪本人及政
作为传统播音样态的代表,广播时政新闻播音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着巨大冲击。本文通过分析时下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结合传媒环境的变革,从传统精神继承、角色定位明确和新媒体
<正>一月份牌的诞生、发展与消亡晚清时期,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开始从传统的农业宗法社会向现代工商社会转型,李鸿章称之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
篮球运动属于技能类同场竞技对抗项目,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比较高。运动员在训练、竞赛中容易产生运动性疲劳,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本文通过结合篮球运动
目的探讨经小脑延髓裂入路切除第四脑室内肿瘤的微创技巧和手术优点。方法对20例第Ⅳ脑室内肿瘤均采取枕下正中开颅,经扁桃体下小脑延髓裂入路,显微镜下切除第Ⅳ脑室内肿瘤。
随着我国在校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长,高校肩负着传播知识、传授技能和培养人才的重大使命。而如何做好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和谐发展,也关系每一
高校去行政化问题一直是大众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高校究竟该向学术权力倾斜还是偏重行政权力?教育工作如何才能走出“象牙塔”,成为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我国高校现如
尼采在其学术思想生涯的起点上参加了"普法战争",并从这一现实的政治行动中获得了其哲学的核心观念"权力意志"。未曾以"战争"为主题的哲人,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政治哲人:尼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