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本二战后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大江健三郎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在近40年的创作生涯中,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本文主要对大江健三郎的创作意识进行研究,挖掘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忧患意识以及创作中的创新之处,透视作家对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思考与见解。前言概述大江健三郎的文学成就,并引出本文论题,对大江健三郎的四种创作意识进行简要分析,并阐述研究其创作意识的意义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正文主要对大江健三郎的创作意识进行具体阐释,分析每种创作意识的内涵、形成过程、在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及其价值、意义。首先,“徒劳——墙壁”意识是在萨特存在主义的影响下形成的,反映了二战后日本面临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和被监禁的苦涩与不安,表现了大江健三郎对人的存在的关注,奠定了他在日本文坛的地位。其次,“性——政治”意识依然受到存在主义的影响,同时继承了日本原始文艺和性崇拜的传统。大江健三郎将“性”引入到作品中,用“性”来隐喻“政治”,体现了大江健三郎大胆的创新精神,描写了日本国民在美国的占领下所受到的屈辱,批判了天皇制。再次,“残疾儿——核武器”意识体现了大江健三郎关注残疾人,关注世界和平的人道主义精神。残疾儿的降生和访问二战中遭受原子弹爆炸之灾的广岛人民使他将个人生活的不幸和人类的不幸联系起来,对日本文化和人类存在的困境有了发自心灵深处的体验,对萨特的存在主义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使存在主义本土化。最后,“乌托邦——森林”意识的形成与大江健三郎的生长环境、个人经历、社会条件及日本传统文化关系密切,在作品中,主要表现为“死与再生”的主题和边缘思想,体现了大江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