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易和非对易平面上Dirac谐振子的量子相变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SH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普通和非对易平面上Dirac谐振子在有外磁场存在时的量子相变问题。  在关于普通平面上的Dirac谐振子与磁场相互作用模型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该模型和量子光学中的模型存在着内在联系。该量子光学模型同时包含着Anti-Jaynes-Cummings(AJC)和Jaynes-Cummings(JC)相互作用。我们提出了具有确定性的从该模型到量子光学模型的映射,发现其中的AJC和JC相互作用在磁场强度发生变化时存在着竞争机制,当磁场强度达到临界值时该模型存在量子相变。在临界点,该模型中光子的手征性也发生了突变。因此,这种量子相变是手征量子相变。我们进一步证明,该模型的非相对论约化模型会“遗传”该模型手征量子相变的特性。  在关于非对易平面上的Dirac谐振子与磁场相互作用模型的研究中,对应于非对易量子力学中耦合磁场的不同方式,我们分别研究了以“传统”、“奇异”和“张”方式引入磁场后Dirac谐振子的量子力学性质。我们发现,这几种耦合方式得到的模型和量子光学中同时包含AJC和JC相互作用的模型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并且当磁场强度变化时,AJC和JC相互作用互相竞争,当磁场强度达到临界值时该模型存在量子相变。我们着重研究了当磁场发生变化时这些模型的量子力学行为。尤其关注当磁场强度达到特殊值时这些模型的手征量子相变特性。研究发现,采取不同的磁场耦合方式,得到的结果不尽相同。对于“传统”和“张”的耦合方式,只存在一个临界点,但是这两个相变点的位置有所不同。对于“奇异”耦合方式,则存在两个临界点。我们仔细研究了一些物理量,例如,能级,角动量,量子涨落和颤动等,在临界点附近的行为。这为判定非对易量子力学中磁场耦合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因此,我们的研究一方面为从实验上判定空间的非对易性提供了可能的途径,另一方面,也为为新低维材料(如石墨烯等)中费米子(如电子)的量子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于纳米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和大块物质的差异性,受到了诸多学科领域研究人员广泛研究。很多金属元素的易结晶性质,都导致在制备膜材料时,特别是薄膜厚度达到纳米数
纳米科技和生命科学是21世纪最前沿的两大学科。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在生物学、医学中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本论文工作重点应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多种准一维纳米金属结构
经典场论模型系统的量子化问题一直是理论物理的基础性研究课题之一。所谓的量子化,就是将系统由经典理论过渡转化成量子理论。我们常用的量子化方法有两种,它们分别是正则量子
碱分子激发态与基态原子间的碰撞能量转移过程,由于在理论和应用方面有重要意义,因此引起国内外作者很大兴趣,而原子一原子和原子一分子相互作用势和非绝热祸合在分了离解,预解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