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量现象(Momentum)作为重要的金融异象,在众多国家的股票市场中得到证实,实务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对于中国沪深股市A股市场是否同样存在动量现象,学术界尚存在众多争议。因此,本文选取了沪市A股2000年至2009年时段的数据作为样本,对在沪市A股市场上采取动量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
考虑到金融危机对股市造成的异常影响,本文对样本期进行了划分。同时,由于不同计算方法可能影响动量策略有效性的结论,本文分别采用了目前相关研究中具有争议的不同计算方法对动量现象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本文共计建构了3392个动量策略。通过对这些策略进行实证分析,本文检验了三个假设:沪市A股市场存在动量现象;动量收益来自于滞后过度反应;动量收益与“二月效应”有关。实证结果显示:前两个假设成立,第三个假设不成立。
使用动量策略能够取得相对市场平均约13.5%的年正超额收益,在统计上显著,使用不同计算方法对动量策略的效果没有显著影响。从时间上看,动量策略的收益表现出随时间变长先升后降的趋势。当观察期和持有期达到1年以上时,动量策略的收益将逐渐消失并趋于反转。收益先升后降的态势暗示动量现象可能产生于市场的滞后过度反应。从收益的来源来看,动量策略的收益主要来自于败者组。投资组合中76%以上的收益是由败者组的动量效果实现的。在收益波动性上,败者组的收益波动要明显小于胜者组,这可能与市场中的处置效应和庄家操纵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