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城际出行需求量快速增长,城际间交通碳排放量显著提升。减少城际交通碳排放量的根本方法是使用替代能源来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但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在替代能源无法大规模投入使用之前,化石能源依旧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对交通出行结构进行优化对降低城际出行碳排放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072044),通过文献查阅、模型构建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对研究内容展开分析和梳理。(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际出行需求量快速增长,城际间交通碳排放量显著提升。减少城际交通碳排放量的根本方法是使用替代能源来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但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在替代能源无法大规模投入使用之前,化石能源依旧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对交通出行结构进行优化对降低城际出行碳排放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072044),通过文献查阅、模型构建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对研究内容展开分析和梳理。(1)介绍了城市群城际交通、低碳交通、城际出行链及出行圈层的基础理论,总结了现有的城际交通结构模式及其影响因素;(2)从城际出行链的两端(接驳阶段)出发,基于出行碳排放量,提出了综合交通枢纽出行等时圈的定义,并给出了等时圈划分方法,并以西安至韩城客运通道为例,识别出“零碳圈”和“低碳圈”的出行范围;(3)从城际出行链的主体(城市间出行)阶段出发,把城际交通出行结构作为研究对象,以出行成本、碳排放治理、能源消耗费用为目标,并以交通供需、出行花费、二氧化碳排放、轨道交通建设资金以及出行时间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城际交通出行结构优化模型;(4)以西安至韩城客运通道为例,从通道整体、1小时出行圈、1.5小时出行圈和2小时出行圈4个角度进行交通结构优化,并利用CCR模型对优化模型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1)通道内基于碳排放的综合交通枢纽出行的“低碳圈”并未连通,出行结构优化需要展开研究;(2)通过基于低碳目标的交通出行结构优化模型,将整个通道城际轨道、大巴、燃油小汽车、电动小汽车的出行比例从26.9%、15.38%、53.04%、4.38%优化到45.72%、14.47%、30.92%、8.89%,且经优化后目标成本从4695955元降到了3329172元,节约了1323783元,碳排放量从14894.23kg降低到10149.39kg,减少了4744.84kg碳排放;(3)将1小时出行圈、1.5小时出行圈、2小时出行圈的四种方式比例分别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碳排放量分别为5844.02kg、2493.71kg、1811.66kg,通过优化分别减少了2732.07kg、1165.8kg、846.96kg。
其他文献
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导下,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其中西部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多数地下工程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存在事故风险。以川藏铁路色季拉山隧道为例,其高地应力环境可能诱发的硬岩岩爆灾害为施工安全带来挑战。因此分析隧道开挖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岩爆灾害,研究岩爆机制并提出评估岩爆灾害风险方法,对于岩爆灾害预防与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实践意义。本文围绕川藏铁路色季拉山隧道岩爆全过程能量演化,结合岩体变形
我国处于十四五大变局时期,随着对生态环境约束的不断增强,应坚持将节能放在第一位,完善能源的消费总量及强度。集中供热系统作为一个复杂且影响因素较多的综合系统,集中供热面积近年来也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而显著增加,在基于节能和舒适度的双重要求下,供热调节的难度进一步提高。本文基于建筑热过程基本原理,采用De ST软件分析了位处寒冷地区济南市的一住宅建筑的热负荷,得出建筑的耗热量较大为0.247 GJ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催生出“零工经济”这一新型雇佣经济模式,企业开始依托在线劳动平台,利用大数据,匹配劳动供需双方,其中一方是向平台发出需求并愿意支付相应劳动的消费者,一方是愿意提供相应劳动的自由职业者或服务提供商,在服务过程中平台进行智能化管理,以实现商品或服务的交易。以网约车司机、外卖员为代表的服务业是在这种情境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服务行业,一线服务人员的行为表现直接关系着平台的声誉和市场竞争能力。主
车路环境感知技术作为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关键组件,是决策与控制的基础和安全行车的保障。基于视觉的环境感知技术因其所含信息量大、硬件成本较低等优点在交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近年以来,深度学习在图像处理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解决车路环境的智能感知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而现有基于视觉的车路环境感知技术大多针对光照及天气良好的情况,并依赖可见光成像设备,其对特殊环境的适应性不高,对非常态低能见度环境的感
通行能力差、公交竞争力不足等一系列因素导致的常发性交通拥堵是城市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诱发因素较多,拥堵区域往往难以开展高效率有针对性的治理。而公交优先战略的提出,为治理交通拥堵问题、推进交通公共性指明了新方向;同时网络数据的共享化也为城市发展、交通研究提供了数量足、精度高的数据支撑。因此本文利用网络多源数据作为支撑,以“基础数据获取清洗-区域公交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常发拥堵区域识别-深圳市案例
验证码是网站中防止机器恶意攻击的主要安全手段,对网站中的字符验证码的研究能够有效弥补验证码设计的漏洞。胶囊网络作为深度学习方法的一种新兴模型,采用向量的形式代替卷积神经网络的标量形式,动态路由机制代替卷积神经网络的池化操作。利用胶囊网络的特有优势,研究对字符验证码的识别是本文的重点。本文针对粘连、旋转扭曲的字符验证码进行研究,分析了字符验证码的特点、卷积神经网络以及胶囊网络的基本架构。在原有胶囊网
车辆在高速公路行驶过程中速度较高,各类驾驶操作所需距离较长,换道行为对周围车辆的影响较大,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提前识别周围车辆的行驶意图,有助于提升交通安全性和自动驾驶技术。因此,本文基于自然驾驶轨迹数据对车辆换道意图和换道轨迹进行预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通过无人机实地采集高速公路合流区自然驾驶轨迹数据,利用Tracker软件提取轨迹的时间、位置等信息,进而计算速度、加速度等指标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接受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4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研究,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接受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沙丁胺醇治疗,对照组70例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基本痊愈25例,好转39例,无效6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基本痊愈20例,好转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不断增长,垃圾填埋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垃圾渗滤液泄漏后对地下水水质的污染便是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垃圾渗滤液往往含有多种高浓度的污染组分,而且地下水一旦被污染通常难以发现、难以逆转,因此开展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水质的污染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江村沟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污染问题展开研究,通过野外调查与取样分析,运用Gru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