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柏拉图的思想是其之前的希腊哲学,包括早期自然哲学、智者的思想和方法以及苏格拉底的原则和方法的创造性的综合,涉及哲学、政治学、诗学、伦理学和教育学等众多方面,其中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国家篇》中,《法律篇》中也有所涉及。柏拉图作为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提出系统教育理论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反复研究。本文基于《国家篇》文本,以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实践来源为切入点,以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为立足点,以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构建为依托,来探索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外在形式和内在逻辑。本文分为实践来源、理论基础、教育形式、教育特点、教育目的以及教育意义六部分。通过推理分析和合理的想象,力图寻找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来源于古希腊的教育实践。在未形成教育思想之前,希腊土地上实施的教育实践天然地包含有教育思想的雏形,其中以崇尚武力的斯巴达的教育实践和崇尚文教的雅典的教育实践最为突出。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外在形式明显受到了二者的影响,但涉及到他的教育思想的内在逻辑,我们不得不转向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尤其是柏拉图的理念论,作为柏拉图所有思想的基础,对理解其教育思想尤为重要。理念论将世界分为现实世界与理念世界,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摹仿,可以无限地接近但不能到达理念世界。柏拉图企图构建一个理想国家,他认为理想国家应该是正义的,正义的国家是指每个公民都从事适应他天性的工作,国家在统治者的统治下得到很好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的国家就得到了最大的幸福,即实现国家正义。每个公民都从事适应他天性的工作,以获取个人最大的幸福,即实现个人正义。因此,柏拉图将教育引入理想国家的构建之中,具体而言,首先通过教育实现个人正义,并且寻找具有哲学天赋的公民培养成钟情于真理的哲学家,继而由哲学家担任国家统治者,对国家进行管理,最终实现国家正义。所以讨论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就不得不涉及其政治学,特别是理想国家的部分。最后柏拉图说:“也许在天上有这样一个国家的模型。”[1]说明柏拉图自己也认为他所设想的理想国家是不能实现的。虽然理想国家无法在现实世界中实现,但是并不妨碍人们对理想国家的向往,因为“愿意的人可以对它进行沉思,并看着它思考自己如何能够成为这个理想城邦的公民”。[1]由此我们可以思考柏拉图教育的意义。通过教育对人的身体和灵魂进行了训练,强健了人的体魄,引导人的灵魂向上,并且帮助人认识自己的天性,使他们从事与自己天性相适应的工作,实现个人正义。当每个人都各司其职,每个阶级都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便可以实现国家稳定与社会和谐。换言之,教育为实现国家正义提供了可能,虽然柏拉图已经明确指出理想国家可能只存在于理念世界,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但是通过教育人可以认识理念世界中存在的完美的、永恒不变的国家型相,这样就为理想国家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摹本,人也可以参照这样的摹本规范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