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述史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民间传说,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是历史学的最早形式。现代口述史兴起的标志是1948年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的建立。口述史不但丰富了历史学的研究方法,还被广泛地应用于多个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近年来,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各种形式和类型的口述史项目和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呈现繁荣之势。但“外导而生”的高校口述史并未表现出承先启后,后来居上的态势,依旧呈现出口述史多年发展的沉疴痼疾:理论零散薄弱,概念滥用误用,操作方法与技术不规范严谨等。这些都需要考镜源流,辨章学术,澄清错讹,吸取教训,不断在完善规范中提升工作水平和研究质量。口述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运用研究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意义,从理论上来看,可以构建和完善高等教育口述史的基本理论,丰富和深化高等教育史及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从实践方面看,有利于解决口述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工作规范问题,有利于完善高校文化建设中口述史的工作机制,促进大学精神的传承和文化育人功能的提升。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案例分析和基于校本的半结构化访谈的基础上,首先阐述口述史的含义、特点,并从哲学和历史建构的角度对口述史的真实性进行解释。其次,辨析口述史与高校文化建设的关系,主要包括高校口述史与校史文化的含义、高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和构成、口述史运用到高校文化建设中的必要性等方面。第三是口述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在对国内多个高校的口述史工作和成果进行梳理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校内师生的访谈内容,分析口述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为促进口述史对高校文化建设的作用,提出了口述史工作的规范性程序、提升成效的方法和完善的机制。本文的重点包括从全新的角度阐述口述史对高校老教师、老职工生命价值的关爱意义;从人物和事件两个角度,梳理现有高校口述史成果;从规范化程序出发提升口述史的真实性,在借鉴其他学科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焦点人物法、焦点事件法、相关人物访谈法、过程——事件法、注释法等高校口述史具体方法;结合实际提出了口述史运用到高校文化建设中的工作规范和机制,建议口述史应融入到高校的文化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校友服务等日常主体工作中,吸引广大师生、校友参与到口述史工作;建立跨部门的协作工作机制,改变高校口述史碎片化、自传化的薄弱现状,促进高校文化发展和大学精神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