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工业、城市污染的加剧和农用化学物质种类、数量的增加,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其中镉(Cd)是毒性最强的重金属之一,严重威胁着动植物生长和人体健康。蚯蚓是土壤中重要的无脊椎动物,其体内的MT可以结合大量的重金属而起到解毒的作用,但有研究表明在正常生理条件和氧化胁迫下,MT中的巯基(-SH)可以被氧化形成二硫键(S-s),并伴随着重金属离子的释放。目前关于土壤污染引起的蛋白质氧化修饰的研究还很少,所以,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对于开发新的生物标志物和土壤污染的早期预警具有重要的意义,也能为土壤污染的预防和修复提供理论依据。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土壤慢性毒性实验,系统研究了Cd对蚯蚓MT氧化修饰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Cd对蚯蚓MT含量的影响实验表明,总体上MT的诱导量随着Cd胁迫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增长显著增加,而且在Cd浓度、暴露时间和剂量这3个因素中,Cd胁迫浓度的影响最大。在胁迫的前7天,不同Cd浓度处理组的蚯蚓MT含量几乎没有变化,而胁迫14天和21天后,不同Cd浓度处理组的蚯蚓MT含量之间都有极显著性差异,因而Cd对MT的诱导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整个胁迫过程中,空白组的蚯蚓MT含量基本没有变化,并且存在一定的MT背景浓度,而100mg-kg-1和300mg.kg-1处理组的蚯蚓MT含量都极显著增加,可以推断MT的诱导是蚯蚓应对Cd胁迫的一种生理反应。2、Cd对蚯蚓MT氧化修饰的影响实验表明,当土壤未加入外源Cd时,MT的部分-SH已转化为S-S,这可能与供试土壤含有0.92mg.kg-1的Cd有一定关系,同时也说明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蚯蚓体内存在着-SH与S-S之间的动态平衡。,随着Cd浓度的增加,蚯蚓体内的-SH和S-S含量都增加,但是,S-S占-SH总量的比例却有所下降,这意味着蚯蚓MT的氧化修饰程度并未随Cd胁迫的增加而上升,而通过形成更多的-SH解除Cd的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