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殿堂建筑在我国传统单体建筑类型中具有等级高、体量大的特点,是我们研究传统建筑重要的参照对象。目前,学术界对于苏州市传统建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古典园林或传统民居,对殿堂建筑的研究相对较少,或仅将其作为江南地区传统建筑研究的一部分,且尤其侧重于对明代之前少量殿堂单体的研究,对明代之后殿堂建筑的研究则鲜见。大木构架是我国传统建筑的结构部分,是建筑的骨架,是我们进行传统木构建筑研究的基本对象。苏州市现存数量众多的殿堂建筑,分别建造于自南宋以降的各个历史时期。本文选取苏州市各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中的33处殿堂建筑(或遗址)进行研究,以《营造法式》、《营造法原》为理论依据,从苏州市殿堂地盘定分特征、大木构架形式特征、大木构件等三个方面入手,对苏州市殿堂大木构架进行研究,分析其与古典建筑文献记载的异同,并与北方殿堂建筑进行简单比较,试图归纳其地域特征。本文期望能够对苏州市殿堂建筑大木构架的研究提供补充,为苏州市殿堂建筑的保护和再建提供理论参考,并从地域性研究的角度,对江南地区传统建筑木作技术进行补充,这对于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研究也是不无裨益的。本文分为六个章节,分别为绪论、苏州市殿堂概况、地盘定分特征、大木构架形式特征、大木构件及结语。第一章为绪论。阐述论文的研究范围及概念界定、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第二章为苏州市殿堂概况。从苏州市自然环境与社会历史变迁、殿堂历史沿革及现状进行分析。第三章为苏州市殿堂地盘定分特征。从苏州市殿堂的地盘定分类型、面阔与进深之比、各开间的尺寸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其地盘定分特征,并试图探析其产生的原因。本章作为对苏州市殿堂大木构架系列研究的第一步,为接下来的研究做出铺垫。第四章为苏州市殿堂大木构架形式特征。归纳了苏州市殿堂大木构架的几种形式及其相应间架配置,并与古典建筑文献及其它地区同类建筑进行对比,以明确苏州市殿堂建筑大木构架形制的地域特色。第五章为苏州市殿堂大木构件分述。对苏州市殿堂建筑大木构件进行研究,分别对柱、梁、斗拱及翼角做法展开论述,并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进行分析,讨论其在保留古制与地域做法方面的特色。第六章为论文的结论部分,对整个论文研究成果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