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选取20世纪中国文学特别是古代文学研究中获得广泛关注并时常引起争鸣的五个问题构成研究框架,每个问题专设一章,每章三节,每节两个层面。在论述中注重将这些问题与马克思主义文论及其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相联系,于厘清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对中国文学研究之影响的同时,表明中国文学研究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促进作用。摘要如下:一、文学遗产的论争。20世纪古代文学以遗产的面目存在,需要首先探讨在文学遗产问题上的不同观念。20世纪最初30年,在如何对待文学遗产上产生论争,集中表现在了“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中,革命派针对各种非难文学革命的思潮进行了坚决的论争。在论争的背后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崛起。建国初,在国家政治体制下制定了批判继承的原则,但在实际执行中出现重批判轻继承的失误,古代文学研究蒙受损失。新时期以来,学者以实际的整理、考证等方法研究古代文学,使文学遗产既被继承,又能在此基础上创新。二、文学与政治交互行进。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文论特别关注的。在20世纪前半期阶级斗争与民族自救的运动中,古代文学研究与现实政治的关系尚不十分紧密。建国后,文学研究的政治化取向确立,文学研究受制于政治状况,表现为研究中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讨论、对阶级性人民性的挖掘、对人性的否定等。新时期后,思想理论界反思教训,古代文学界摆脱了以政治为中心的思考模式,立足文学本身做研究,从自身特点出发参与社会思潮涌动和社会文化建设,在宽松的政治环境中开拓着研究的崭新局面。三、现实主义的争鸣。现实主义问题被广泛讨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进程中的一段实际路程。建国后由茅盾关于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斗争理论的提出所带动,文学研究中开始对现实主义的争鸣,文学史编著中出现把茅盾的观点直接应用的做法。这种研究状况与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现实主义思潮有关,也与当时中国的现实政治情况有关。在对现实主义的反思中,可以找出它的理论背景和思想根源。新时期以来对现实主义的讨论继续进行,但更学术化、更理性化,因而取得了巨大成绩。四、研究模式的嬗变。对文学研究中研究模式与方法的探讨,可以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学界取得的成就。建国前的研究模式经历了由信古到疑古、从疑古到释古的嬗变过程,一大批坚持传统方法的学者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成为大师。建国后的初期,在一元化的社会政治体制下,由于文学党性原则的突出,社会历史方法成为最主要的方法,虽能取得实绩,但有其狭隘之处。新时期研究方法多元化,经历从理论热、方法热到理论冷、方法综合的嬗变,整体上表现了真诚坚持研究、实践方法的学者精神。五、学术话语的交锋。在学术活动中,话语意味着权威,应当发掘可适应于当代的有生机的学术话语,充实到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20世纪上半叶,新文学运动中的语言变革和马克思主义者领导的文艺大众化运动,都促使白话俗语的产生,在语言形式上体现着话语权的转移。建国后意识形态话语泛滥,虽出现双百方针下的学术争鸣,仍然给文学研究带来损失。新时期学界呼唤重建学术话语,表现在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建设中。马克思主义话语方式在与时俱进中仍有其普适性。在研究中,采取以论带史、以史证论的方式。通过对中国文学研究历史事实的描绘,证明文学及文学研究的内外关系,以及学者的深刻智慧和执着求索。这也可激励自己在学术道路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