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4033797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灾害面前,政府必须做出反应。在应对灾害的过程中,政府自身也会受到影响;政府对灾害应对越重视,其受到的影响也越大。在人们的期待、政府的职责规定等因素的作用下,灾害对人类的影响转化为针对政府的情境压力。政府在压力的作用下,根据应对灾害的需要,将人类所积累起来的物质、制度、组织以及精神资源通过一系列的复杂转换,形成政府以及整个社会在灾害面前的体制性应力。这个过程,就是灾害应对影响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的基本逻辑。政策、体制、战略是政府治理方式的主要方面,是本文的分析对象,也是灾害应对对政府治理方式影响的基本内容。全文以影响的基本逻辑分析影响的基本内容,以对基本内容的分析印证基本逻辑。风险社会已经临近,风险社会和信息化、透明化、民主化社会的双双到来,使政府所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这种压力的增大不仅导源于各种风险的增多,而且导源于现代社会人们对政府行为的透彻了解。正是这一原因,决定了政府所面临的压力本质上是社会性的,从而使政府应对灾害的过程说到底是其治理社会、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应对灾害的需要会改变政府的政策议程,会使政府在信息公开、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更加积极,会促使政府调整价值观念,推行问责制,增强危机公关能力。所有这些政策变化,都与情境压力产生的原因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变化所反映的实际上是政府与公民社会乃至国际社会之间的一种互动与合作关系。合作是政府治理方式的重要内容,是政府应对灾害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只有在合作中,政府才能化解压力、重塑形象、维持合法性,弥补资源不足;公民社会也能够在防灾减灾等公益性领域的合作中换来更大的发展空间。灾害情境所具有的敏感性,促使政府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变同国际社会打交道的态度和方式,促使其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不断深化。只有推进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进行合作共治,推进全球治理,将整个人类的力量、、凝聚起来,才能有效应对灾害的威胁与挑战。中国实行的是以部门分工和行政区域划分为特征的条块结合式的政府管理体制。管理的部门化与区域化导致了体制性压力的部门化和区域化特征,这是导致政府各系统、各部门以及各地政府之间协调困难的重要原因。要克服这种体制性困难,必须跳出官僚体制本身来思考问题。官僚制是一种企图“以不变应万变”来应对环境变化的组织形式,在社会变化速度加快的条件下,它会显得笨拙、陈旧、尾大不掉、难以适应。任务型组织具有灵活、快速、高效等优势,能够很好地弥补官僚制在应对灾害等突发性事件方面的缺陷。因此,大力发展任务型组织,建设项目导向型政府,克服体制性压力的部门化与地域化缺陷,增强协调性,不仅是中国灾害应对体制的发展趋势,也为整个政府管理体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家发展战略的偏差,是导致灾害出现或(和)加重的重要原因。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会降低我们的灾害应对能力、从而加重灾害的破坏;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会导致灾害多发、加强。导致这两种不平衡发展方式的深层原因,是政府压力来源的单调性和不平衡性。当前中国政府体制性压力所反映的要求主要来源于上级政府所提出的发展任务,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权利要求、对经济社会发展内在规律(比如平衡性发展规律)的要求做出的反应明显不够。以政绩考核来维系的压力型体制是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在发展战略层面,实行经济与社会的平衡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是灾害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在政府所受到的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政府应当在政策、体制、战略等层面上增强回应社会需求的能力。政府的回应性说到底是一个民主化的问题,因此,如何改革由政绩考核所支撑的压力型体制,推进民主化,使政府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来自多元社会的多元化要求,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灾害对政府的影响因其类型、强度、作用时间、作用范围的不同而不同。此外,这一影响过程又必然受到压力调节机制的影响,受到人类物质资源的积累程度、民众变革的愿望、公民社会的发育程度、政治制度的性质、以及其他政治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其他文献
随着勘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勘察项目进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勘察项目处于建设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的最前端,对项目中后期的成本、质量、社会效应等有着重大的影响。如果在前期勘察
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市政道路的施工,因此市政道路的质量成为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因素。软基的建设又是道路建设中的关键部分,所以我们在进行软基建设的时候,必须重点进行施工。
由于新的省油轮胎的需求增长,各国正在开发新的回收方法用于处理日益增多的废旧轮胎。
在当下转型升级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中心区稀缺的土地,昂贵的地价,复合功能超高层综合体是城市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特别在城市更新单元建筑设计实践中,建筑用地偏小、复合多
栏杆在工程中随处可见,但许多栏杆并未充分考虑到防攀爬设计。在实际有少年儿童使用的场景中,栏杆的设计存在着安全隐患。结合工程实例,通过改变可踏面宽度、增加内衬材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