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八味解郁汤对郁证肝气郁结型患者抑郁、焦虑症状以及白介素-6(IL-6)、环磷酸腺苷(cAMP)的影响。从疏肝解郁、行气散结这种治法上进一步证明中药复方对郁证治疗作用的机制,为中医药治疗情志性疾病奠定生物学理论基础。 方法:将60例郁证且符合肝气郁结型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八味解郁汤治疗,对照组予帕罗西汀治疗。对治疗前及治疗第2、4、6周末患者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测定血清中IL-6的水平与血浆中cAMP的浓度,并在治疗第6周末应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测评。 结果:两组治疗后2周末、4周末及6周末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在4周末和6周末治疗组均小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6周末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2、6周末治疗组均小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在有效率方面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的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前两组血清IL-6水平接近,治疗6周后治疗组血清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血浆cAMP的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增加,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6周后治疗组血浆中cAMP的含量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患者血浆cAMP含量与SAS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治疗组药物副反应积分小于对照组积分,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总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八味解郁汤治疗郁证肝气郁结型患者疗效肯定,能够显著降低郁证患者血清IL-6水平,并提高其血浆cAMP的浓度,作用优于帕罗西汀,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直接或间接通过降低血清IL-6的含量和增加血浆cAMP的浓度达到抗抑郁作用;血清IL-6、血浆cAMP水平的高低可能反映抑郁症状及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另外,八味解郁汤治疗郁证肝气郁结型患者药物副反应较帕罗西汀明显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