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中的湿地公园给都市中的人们提供了休憩娱乐场地,可以近距离的接触和了解湿地。而湿地植物景观是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植物的丰富度会对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因此研究湿地公园的植物群落景观,对城市湿地公园更好的发展有很大帮助。蒲河湿地公园是沈阳市区段最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对于区域物种多样性的维护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为整个湿地公园的建设提供良好基础,此次研究对于提升沈阳的生态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对蒲河湿地公园的植物进行了全面的现场调查,并对其植物的科、属、种以及生活型分析,之后进一步对植物多样性、景观植物群落进行调查与组分分析,采用SBE法对植物景观美景度进行评价,进而提出植物景观优化方案,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区共有维管束植物59种,隶属被子29科52属,优势科为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蔷薇科(Rosaceae)。(2)针对物种多样性,选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P)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DS),都均为乔木层>地被层>灌木层,α多样性、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植物多样性指数的范围受人工种植和环境污染等多因素的影响。(3)乔木层中多应用的是落叶树种,常绿树种的种类和数量应用较少,冬季的植物景观质量会受到影响;开花植物在春季观花效果较好。灌木层的修剪状况较差,具有自然式的野趣,但是层次感、秩序感就弱了许多。草本层中保留了湿地公园的自然野趣。水生层中应用了人工栽植物种,莲花、睡莲,生长状况良好,限制了野生种的生长,景观多样性较低。(4)公园内植物群落类型丰富,调研后选取19个典型植物景观进行美景度评价,发现不同群落类型的植物景观中,美景度平均值最高的为疏林植物群落。美景度值会随植物种类的增加而增加;美景度值会随生长势的减弱而降低。对蒲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会对植物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可以明确蒲河湿地公园植物资源、优化植物群落景观、增强植物群落稳定性,尝试为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这项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值得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