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三变”改革的实施,将土地盘活的一系列措施使农村土地资源利用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变化势必对贵州的山地特色农业产生影响;而山地特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也会伴随土地资源利用的变化,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产生重要的影响。全面地分析“三变”改革中土地资源利用的变化和山地农业的发展情况,更好地把握二者的协调程度及发展趋势,对贵州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贵州“三变”改革试验区六盘水市为研究对象,结合贵州农村“三变”改革试验区土地利用变化和山地特色农业发展现状与特征,运用文献研究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系统分析法、PEST分析模型、熵权法、耦合度和耦合发展度模型,系统分析了六盘水市2012-2016年土地利用变化和山地特色农业发展的情况及二者的耦合关系和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六盘水土地变化总体趋势表现为农用地和其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建设用地面积逐年增加,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日益提高。农村“三变”改革盘活了土地资源,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2)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持续稳定的经济环境对山地特色农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劳动力的回流和交通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劳动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先进技术的应用也提供了全面的信息支持和技术保障,但受特殊自然条件和教育文化水平等的制约,山地特色农业发展还存在一定不足。(3)土地利用和山地农业发展的耦合度较高,5年均达到了0.9以上,2012年、2015年和2016年甚至达到了0.99以上,呈现良好的耦合关系,耦合发展度也呈现良好的上升趋势,二者之间紧密联系,协调发展,2014年和2016年变化较为剧烈,原因是“三变”改革2014年全市推进,2016年全省试点开展,对其产生了重大影响。(4)六盘水4个县(市、区)耦合度相差不大,均为良好耦合类型。钟山区耦合发展度最低,为0.4662,然后依次是六枝特区和水城县,盘州市耦合发展度最高,达到了0.8999,原因是盘州市“三变”改革开展较早,作用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