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型糖尿病是以周边组织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为特征的代谢综合性疾病。目前,它已成为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第三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非传染性疾病。本课题以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几种含有不同抗氧化剂的饲料喂养,试图寻找和开发高效又无毒副作用的新型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同时探索其致病及治疗的分子机理。首先,Wistar rats采用高脂高糖饲料(HD)喂养4周,接着用STZ(40mg/kg)注射,72小时后,尾静脉取血检测血糖值,将诱导成功的模型鼠分组后分别用含有三种不同剂量红曲的基础饲料(BD)进行治疗(0.5g/kg BD,1g/kg BD,2g/kg BD),以二甲双胍作为阳性对照,4周后发现三种不同剂量的红曲以及二甲双胍均能显著降低模型鼠的血糖,使糖尿病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其次,本课题还对不同剂量虾青素的降血糖作用进行了研究。将诱导成功的模型鼠分组后分别用三种不同剂量的虾青素治疗(15g/kgBD,30g/kg BD,50g/kg BD),3周后发现虾青素也具有显著的降血糖效果,且存在剂量依赖性,50g/kg剂量虾青素作用最为明显。最后,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又用红曲和虾青素的混合物对诱导成功的2型糖尿病模型鼠进行治疗,探索红曲和虾青素的联合效应。结果发现红曲与虾青素的混合物具有很好的改善2型糖尿病症状及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且效果优于单种成分。同时,我们还对红曲中起到降血糖作用的有效成分是否是洛伐他汀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洛伐他汀同样具有降血糖的效果。为了探明红曲和虾青素改善2型糖尿病症状的作用机理,本研究对糖尿病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发现红曲和虾青素均能有效改善由2型糖尿病引起的肝脏、肌肉及脂肪组织中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提示红曲和虾青素是通过改善参与糖脂代谢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来发挥其一定的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红曲和虾青素改善2型糖尿病症状的效果、有效剂量及其作用的分子机理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从而为人们开发新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开启了门路,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