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形成的氰化物途径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ats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氨基甲酸乙酯(EC)是一种2A类致癌物,其普遍存在于发酵食品和饮料酒中。国内对白酒中EC的研究较多集中在检测方法上,对其形成机制研究并不多。本课题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等技术对酿酒高粱、酒醅和白酒中EC、生氰糖苷、氰醇和氰化物进行跟踪检测,同时分析尿素和瓜氨酸的变化规律,以期找出白酒在发酵、蒸馏和储存期间EC形成的主要前体;采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白酒游离态基质中EC产生机理,同时研究氰化物与乙醇反应形成EC的影响因素,以期阐明白酒中EC形成的氰化物途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优化HPLC-MS-MS测定生氰糖苷(蜀黍氰苷)的方法,发现蜀黍氰苷普遍存在于酿酒高粱中,为白酒中氰化物的来源提供了解释,且不同品种酿酒高粱中蜀黍氰苷含量不同,范围在4.5219.28 mg×kg-1之间;优化HPLC-MS-MS测定氰醇(DL-4-羟基扁桃腈)的方法;使用GC-MS-MS方法对氰化物进行定量分析,避免了分光光度比色法易受颜色干扰的问题。(2)研究酒醅堆积和发酵过程中EC及其前驱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堆积和发酵过程中EC含量一直上升,从15.13μg×kg-1上升为217.08μg×kg-1。蜀黍氰苷在堆积过程全部降解,而酒醅中未检测到DL-4-羟基扁桃腈。氰化物与尿素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瓜氨酸含量则一直上升。从增幅和降解速率分析,尿素增幅(324.65mg×kg-1)最高,降解速率(0.39 mg×kg-1×h-1)也最高,其很可能是酒醅堆积和发酵过程中EC形成的主要前体。(3)研究白酒蒸馏过程中EC及其前驱物的变化规律,主要分析EC含量与氰化物和尿素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馏分酒中EC与氰化物变化趋势相似,将EC含量与氰化物和尿素含量进行线性拟合,发现EC与氰化物含量之间线性关系较好,R2为0.5972,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4)分析白酒储存期间不同香型原酒中EC、氰化物和尿素的含量,并将同种香型不同年份生产的原酒中EC、氰化物和尿素含量进行线性拟合,发现EC的形成与氰化物密切相关,而与尿素关系不大。(5)采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白酒发酵过程与储存期间EC形成的主要前体。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EC形成的主要前体是尿素;而储存过程中EC形成的主要前体是氰化物。尿素与氰化物的降解均呈对数下降趋势(一级反应动力学特点),即初始降解速率较高,随着时间延长,降解速率趋缓。(6)研究金属离子、温度和pH对氰化物与乙醇反应形成EC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对氰化物醇解形成EC有催化作用,高温酸性条件也可以促进氰化物往EC的转变。
其他文献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加快改造农村人力资本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环节。为此,政府应该充分保障农村人力资本改造的战略性投入、实施激励
通过6S管理,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改善病人住院环境,提升护理人员素质。运用目视管理、定置管理定期对病区环境、护士仪容仪表、药品管理、办公室管理、表
环氧粉末是一种具有耐腐蚀性和耐冲蚀性的热固性粉末,目前作为涂层材料广泛应用于抗冲蚀与抗腐蚀领域,高速护栏板环氧粉末涂层在使用过程中常年受到风沙的侵蚀,防腐管道环氧
文章陈述了文澜阁《四库全书》抗日大转移及西迁过程,指出重建文澜阁《四库全书》抗战苦旅线的意义。
目的掌握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动态和防治措施落实情况,为下一步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和《2013年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
本文介绍了国外医疗器械产品进入印度市场的法规要求。主要阐述了部分医疗器械在印度的监管情况和监管部门,并详细介绍了印度政府于2006年3月实施的《医疗器械的进口和生产指
根据有色冶金用耐火材料现状,笔者分析了有色冶金炉窑用镁铬质耐火材料存在的问题,并对有色冶炼新工艺用关键耐火材料的需求进行了论述,同时阐述了有色工业用耐火材料无铬化
宋耀如一生中历经几次重要的转折,从农家子弟到传教士、从传教士到实业家、最后又从实业家转而兼做革命党人,走上革命救国道路,从事了许多重要的革命活动。宋耀如的革命言行
要提高军事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可通过以下路径:精准定位,细化受众需求;内容为王,捧上营养大餐;优化编排,适应手机阅读;广而告之,提升平台名气;培养人才,提供后盾支撑。 To
近年来,全纳教育越来越受到我国教育界的重视,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然而,在努力和国际全纳教育接轨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盲目搬用西方全纳教育理念,不顾自身特殊情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