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食管鳞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feng_19860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在世界范围内,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癌症数据分析表明,食管癌发病率居于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七位,病死率排在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五位。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arcinoma,ESCC)是我国食管癌的最主要病理类型,约90%以上,其次是腺癌。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食管癌预后很差,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数据显示食管癌患者总体的五年生存率不到20%。因此,研究影响食管癌预后的相关因素对于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在甲硫氨酸代谢的过程中形成。多项研究显示Hcy是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之一,其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血液学浓度升高,与肿瘤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然而有关血液中Hcy水平与ESCC预后关系的研究罕有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术前血液中Hcy水平与ESCC预后的相关性,研究Hcy对ESCC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的影响,为与ESCC预后相关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研究基础,为ESCC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系统性地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齐鲁医院行食管鳞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排除不符合条件的病例,研究最终共收入208例行食管鳞癌根治术的ESCC患者。通过病例资料检索收集ESCC患者术前一周血液中Hcy浓度的数据资料。对患者进行门诊或者电话随访,术后2年内,每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之后每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随访至患者死亡或者至随访的结束时间2018年12月31日。按照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系统(第7版)对进行食管鳞癌根治术的ESCC患者进行了术后TNM分期。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取得血液中Hcy水平最合适的分界点。利用卡方检验分析Hcy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分析年龄、性别、是否饮酒、是否吸烟、肿瘤位置、肿瘤长度、肿瘤细胞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TNM分期、是否进行术后辅助治疗、术前血液中Hcy水平对ESCC患者OS和DFS的影响。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ESCC患者的OS和DFS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时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研究结果本研究最终共收入208例ESCC患者,其中包括男性162例(77.9%),女性46例(22.1%)。患者中位年龄为60岁,范围为41-79岁。患者术前血液中Hcy浓度的平均值为17.294±6.2748μmol/L,中位值(范围)为 15.850(6.9-46.7)μmol/L。ESCC患者的1年、2年以及3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0.4%、67.8%和54.9%,1年、2年以及3年的总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6.4%、59.1%和48.6%。利用ROC曲线得到Hcy水平的最佳分界点为15.45μmol/L,根据术前血液中Hcy水平将患者分为Hcy≤15.45μmol/L组和Hcy>15.45μmol/L组。采用 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显示肿瘤长度≤4cm、T分期、N分期、TNM分期以及Hcy≤15.45μmol/L是有利的总生存预后因素(p=0.039,p=0.008,p=0.000,p=0.000,p=0.000),年龄≤60岁、肿瘤长度≤4cm、T分期、N分期、TNM分期以及Hcy≤15.45μmol/L是有利的无病生存预后因素(p=0.031,p=0.013,p=0.001,p=0.000,p=0.000,p=0.000)。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同N1-3期和Hcy>15.45 μmol/L组相比,N0期和Hcy≤15.45 μmol/L是有利于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患者OS(p=0.004,p=0.008)和DFS(p=0.004,p=0.008)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前血液中Hcy水平、N分期是食管鳞癌根治术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可以帮助预测患者的预后。Hcy≤15.45μmol/L和N0期患者有利于获得更好的OS和DFS。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