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当前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工作坊等”。美术馆作为一个向大众开放的永久性文化机构,具有收藏、研究、展览、教育、交流和服务等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术馆存在的意义再一次被提出。基于其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功能考虑,它是社会文化发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校是美术馆服务的重要对象,美术馆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充、相互延伸的关系,两者的合作不但有助于学校课程的实施和学生的学习,而且也能促进美术馆教育功能的不断完善和提高。本文以大连市S小学美术学科为例,采取质化研究的方法探索了学校如何开发和利用美术馆资源,开展美术教学。研究显示,教师普遍认同美术馆是一种可以有效利用的课程资源,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发和利用美术馆课程资源来支持课程实施和学生学习的教师非常少,同时教师对美术馆的利用大多还处在传统展览参观的状态。另一方面,学校与美术馆之间也存在缺乏沟通,合作表面化的问题。影响教师利用美术馆课程资源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经费、学生安全、学校领导支持程度以及教师对美术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水平。笔者对如何开发美术馆课程资源提出了几点新的思考和建议:学校教育应重新认识美术馆课程资源的价值;美术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处在较低水平,应加强对自身、学校教师的引导培训,提升教师利用美术馆课程资源的动机和能力;运用多种形式利用美术馆课程资源;以学校教师为主导的合作模式,是开发利用美术馆课程资源最有效、最理想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