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期、机遇期。我们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全力以赴。与此同时,以往潜在的各种深层次矛盾进入了凸显期、多发期,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因素广泛存在,青少年违法犯罪形势相当严峻,有人将青少年犯罪列为继吸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世界难题。无庸讳言,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青少年是国家、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和主人,对他们的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与国家富强。青少年犯罪不仅带来严重的社会危害,也给青少年自身发展带来伤害,给其家庭带来不幸。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十分敏感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分析当前形势下青少年犯罪的问题,对更好的认识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了引起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全面关注,加强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及对策,文章在其他学者研究基础上,从青少年犯罪的基本问题出发开始研究,明确了青少年犯罪研究的对象,将法律上的特定名词“未成年人”犯罪研究与现实意义的“青少年”犯罪研究在概念上相区分,在理论研究上相统一。重视未成年人的犯罪研究,也不忽视未成年人扩大的范畴-青少年的犯罪研究。详细总结了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的青少年犯罪的行为表现和特点,青少年犯罪的主体范围日益扩大,犯罪类型形形色色,青少年犯罪的形式变换多样。文章在科学归纳调查取得的太原市万柏林区人民法院2000年度-2009年度统计数据这一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并灵活运用经验比较、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影响,同时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重点研究如何在研究青少年犯罪行为的表现及影响之后,不仅从本学科的视角研究青少年犯罪,而且努力形成科际整合的研究范式,重视青少年犯罪研究实证方法的运用,尽量依靠直接的观察来发展、测试理论和假设,从而改变思辨和描述性研究方法。通过本研究,分析青少年犯罪的行为表现、特点及社会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力求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青少年犯罪预防、教育、管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