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培养实验首次对滇池底泥中的藻类的组成、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在综合前人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以往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了滇池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及部分环境因子对藻类生长以及种群变化的影响。结论如下:滇池底泥中藻类的种群组成为:微囊藻属(Microcystis.sp),栅藻属(Scenedesmus.sp)、盘星藻属(Pediastrum.sp)、四角藻属(Tetraedron.sp)及角星鼓藻属(Staurastrum.sp),小环藻属(Cyclotella.sp)、直链藻属(Melosira.sp)及舟形藻属(Naricula.sp),与水体中常见的浮游种类基本一致。底泥中具有复苏能力的藻类有:微囊藻(Microcystis.sp)、栅藻(Scenedesmus.sp)、小环藻(Cyclotella.sp)、直链藻(Melosira.sp)和舟形藻(Naricula.sp)。在环境条件对微囊藻复苏影响的培养实验发现,温度与微囊藻的复苏率及复苏量关系密切,N、P浓度及光照周期与微囊藻的复苏率及复苏量不存在对应关系。出海口底泥中微囊藻的复苏量高于草海和罗家营,草海底泥中微囊藻的复苏量最低。滇池底泥中微囊藻的复苏对来年水华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对滇池浮游植物及环境因子的统计分析发现,滇池浮游植物生物量季节变化为:一年中通常有两个生物量的高峰,一般出现在夏季和秋冬季,浮游植物种群的季节变化为:在滇池绿藻多于夏季形成优势,蓝藻多于秋季和早春形成优势,硅藻易于冬春季节出现。滇池浮游植物生物量年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浮游植物种群的年变化为:1993年、1996年以硅藻和绿藻或绿藻为优势种群,2000年、2002年、2005年蓝藻为优势种群。滇池浮游植物生物量的空间变化规律为:草海>龙门村>出海口>罗家营。种群组成的空间变化规律为:草海和龙门村在1993、1996年以硅藻和绿藻为主要优势种群,在罗家营和出海口绿藻为优势种群,2000年、2002年及2005四个采样点的种群组成基本一致,均以绿藻或蓝藻为优势种群,蓝藻为优势种群的持续时间较长。滇池蓝藻生物量与总氮、浊度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