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点篮子鱼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因子(饵料、摄食水平、摄食频率、养殖密度)对其生长、摄食、饵料转化、存活和体成分的影响以及对点篮子鱼形态特征及其相关性参数进行了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1点篮子鱼形态特征及其相关性参数分析
点篮子鱼体呈椭圆形,侧扁;侧线完全,位高,背鳍末端下方有一圆斑,为该鱼明显特征。点篮子鱼属Y型胃,具有4~6个指状粗大的幽门盲囊;消化道、肠道长度分别为体长的2.53±0.36、2.17±0.28倍,肠道长Li与体长Lh的关系式为Li=2.6931Lb0.9034(R2=0.8794)。可量可比性状表明,全长/体长变动范围最小,线性相关性最好,其相关方程为Lt=1.1345Lb+0.4936(R2=0.998);体长与体重关系为:W=0.0376Lb2.8933(R2=0.9917),点篮子鱼的b值为2.8933,小于3,为负异速生长,体长快于体重的增长。分析各形态特征参数与体长关系发现,测定的12个参数均与体长显著相关(P<0.01);进而控制体长的影响,分析这12个参数间的偏相关关系,与其他参数存在最多偏相关性的是头高(P<0.01);而尾柄长与其他参数的偏相关性最差,尾柄长只与头高、体重显著相关。
2养殖密度对点篮子鱼生长的影响
研究了2.48、4.95、7.8、10.2kg/m3四种养殖密度对点篮子鱼生长、摄食和行为的影响,试验时间为60d。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对点篮子鱼的生长、摄食具有显著影响。研究发现存在一个最佳的养殖密度,养殖密度过高或者过低对点篮子鱼的生长都不利。低密度养殖范围内,点篮子鱼生长于密度呈正相关,而当种群到达一定密度(即高密度)时,生长于密度呈负相关。各试验组的SGR值分别为1.05、1.29、0.87、0.77。不同试验组摄食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试验A组摄食率最高为1.53,试验D组摄食率最低为1.32。低密度范围内,饵料转化率与密度呈负相关;高密度时,饵料转化率与密度呈正相关。高密度抑制了点篮子鱼对饵料的转化率和摄食率,影响其生长。建议点篮子鱼相对合理的放养密度为4.95kg/m3左右。
3投喂频率对点篮子鱼生长的影响
以初始平均体重为114.7±3.63g,体长为15.7±0.35cm的点篮子鱼为研究对象,为期60d的养殖试验。设置设5组投喂处理:每天投喂1次(F1)、每天投喂2次(F2)、每天投喂3次(F3)、每天投喂4次(F4)、每天投喂5次(F5),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重复放养20ind健康点篮子鱼。试验结果表明,投喂频率对点篮子鱼的存活没有显著影响(P>0.05),实验期间各个试验组存活率均为100%。投喂频率对点篮子鱼的特定生长率、日均增重和增重率有显著影响。F1到F4点篮子鱼的特定生长率、日均增重、增重率升高,但F5组特定生长率、日均增重、增重率都低于F4组。随着投喂频率的提高,点篮子鱼的摄食率逐渐上升,饵料系数与投喂频率二者之间呈正相关。鱼体水分和灰分含量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而下降,蛋白质含量无明显变化,脂肪含量随投喂频率增加而逐渐上升。点篮子鱼的适宜饲喂频率为4次每天。
4摄食水平对点篮子鱼生长的影响
在水温29-31℃的条件下,采用一种饲料六个投喂水平(鱼体重0.5%、1.0%、1.5%、2.0%、2.5%和饱食)对点篮子鱼30.6±0.61g进行了60d生长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摄食水平试验组中的鱼的生长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方差分析表明,特定生长率、日平均增重、增重率和瞬时增长率与摄食水平呈正相关,随着摄食水平增加,均呈现递增趋势。摄食水平与特定生长率之间的回归方程为:SGR=0.63581n(RL)+0.7077;R2=0.9761。饵料系数随着摄食水平的升高呈先下降后平稳再升高的“U”型趋势。点篮子鱼水分和灰分含量随着摄食水平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脂肪呈上升趋势,而对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点篮子鱼在摄食水平为2.0%时达到较好的生长效果。
5不同饵料对点篮子鱼幼鱼生长的影响
平均体重为2.0±0.14g,体长为3.6±0.13cm点篮子鱼幼鱼,分别投喂江蓠A组、鱼糜B组、鱼糜江蓠(3:1)C组以及鱼糜江蓠(3:2)D组,经过80d的饲养后,体重平均增重分别为24.80g、42.40g、49.60g、39.2g,日均增重0.31g/d、0.53g/d、0.62g/d、0.49g/d。B组饵料与D组饵料对点篮子鱼的生长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C组饵料养殖结果要优于其他各组(P<0.05)。其中养殖效果最差的为A组饵料。在幼鱼阶段,以C组混合饵料为饲料能达到更好的养殖效果。点篮子鱼幼鱼的全长与体长呈线性关系,相关方程式为:Lt=1.155Lb+0.3804,R2=0.9955;体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相关方程式为:W=0.0383Lb2.907,R2=0.9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