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至今为止对于"temorau"句的研究已经从各角度展开,可以说,其作为授受表达的特质已经被阐明。但是,现有考察主要集中于"temorau "句本身,并没有系统地考察与其它相关句型的关联和区分。因此,对于日语学习者而言,始终感到无法像日语母语者一样熟练准确使用该句型。尤其是,授受表达之外的"temorau"句的使用,即"temorau"句的延展性表达范围,理解上已较为困难,更不用说熟练运用。益冈隆志(1997)—文中,在考察句型和意义的特性时,提出了句型"内部关联"和"外部关联"的观点。文中论到:"各句型并非孤立存在,与其它的句型之间存在着有机的相互关联(笔者译)"。笔者从这一观点中获得启发:要想把握"temorau"句的全貌,不仅需要考察作为授受表达的"temorau"句本身,还应该考察它与其它相关句型之间存在的关联和表意上的功能区分。于是,本文在整理分析先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讨论"temorau"句与其它句型之间的关联与区分,考察了 "temorau"句的表达范围。本文的第1章对先行研究进行了分类整理。首先,从voice理论相关的先行研究出发,看出"temorau"句兼具使役性格和被动性格。其次,为了考察"temorau"句的延展性表达范围,整理了授受表达的" temorau "句、使役句及其形态要素"(sa)seru"、被动句及其形态要素"(ra)reru"各自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整理了"temorau"句与使役句、被动句的相关关系,并分析了给本文提供的启示和本文需要补充之处。第2章、第3章分别考察了 "temorau"句与使役句、"temorau"句与被动句的外部关联和功能分担,并结合中文对译进行了相关分析。最后总结外部关联的考察结果,探明了 "temorau"句的延展性表达范围,对其表达范围的认识进一步扩充。最终结论:有推动性的、即带有使役性格的"temorau"句,含有"使役性请求""使役性谦让""使役性授益"的表意功能,与使役句及其形态要素"(sa)Seru"一起,承担着使役表达的功能。此外,无推动性的、即带有被动性格的"temorau"句,与被动句的下位分类相似,可以分为"直接受益的’temorau’句"与"间接受益的’temorau’句"。直接受益的"temorau"句,可以在不改变句子内容意义的前提下,将直接被动句中有中立意义的"直接对象的被动""对方的被动""持有人的被动"换成受益表达。间接受益的"temorau"句,在利害的受取这一点上,虽然与"第三者被动句"存在对立关系,但也有共通点。另外,"temorau"句具有讽刺的一面,作为一种惯用表达的形式,可以柔化"被添麻烦了"的印象。总而言之,"temorau"句,绝非单纯表达受益行为的授受表达形式。它的表达范围具有延展性,可以补足使役句形态要素"(sa)seru"、被动句形态要素"(ra)reru"所不能表达到位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