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丝路沿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时空分析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53892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当前重要的发展战略,西北地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的建设腹地,沿线各城市将面临快速发展的新契机,但西北地区土地干旱缺水,生态系统脆弱。此外,还存在诸如城市用地浪费严重和低效利用等问题。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西北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城市经济社会快速稳定发展中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基于此,论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稀缺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首先通过大量的数据收集与整理,根据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中包含的链式因果关系,选取19个包含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三方面因素的指标构建西北地区丝路沿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搜集整理31个城市的基础上,采用熵权法计算出各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综合得分;其次,运用ArcGIS中的探索性空间分析工具,分析西北地区丝路沿线城市间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空间自相关性,揭示出该区域各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关系。同时,论文借助协调度函数计算出PSR框架下各子系统间的协调程度,来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系统中所包含的人地协调关系。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2016年较2006年西北地区丝路沿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显著提升,且整个研究区域的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呈现良性发展趋势;(2)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地域特征,其中陕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最为明显。总体上,陕西省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关中地区、陕南地区、陕北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则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特点;(3)西北地区丝路沿线各城市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总体偏低,区域发展水平不够均衡,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空间分布总体上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2006-2016年西北地区丝路沿线城市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出来的土地可持续利用集聚趋势与时序分析中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等级的全局演化过程完全对应;(4)西北地区丝路沿线各城市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与PSR系统协调度总体上呈正相关趋势。
其他文献
目前,大跨度桥梁多越来越多的采用了"恒载零弯矩"理论进行指导设计,完善施工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对减少后期运营阶段梁体下挠有很明显的作用。但是,基于此种配束的特点,为抵抗
针对喷灌技术在河西走廊地区认知度不高、应用研究报道较少、小水源利用率低和地块分散不集中等问题,以当地灌溉施肥模式(畦灌)为对照,采用自制轻小型喷灌机组在该地区(金昌市永
当前,金融风险在现实中突出表现为支付风险,而支付能力不足的背后是金融资产的质量低下和流动性差,从金融机构来讲,主要表现在贷款难以收回、信贷资产流失、金融债权难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