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旅游是以生态教育为核心实现环境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模式。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生态旅游得到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旅游经营者的青睐。河西走廊地域辽阔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但是它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任何不合理的旅游活动都会对该地区生态造成严重破坏。因此,采用合理的方法对河西走廊生态旅游适宜度进行评价,并针对河西走廊的发展提出发展策略,对保护脆弱的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和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生态旅游的概念为根本,在深入了解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旅游发展现状以及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之后,从河西走廊的生态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当地的旅游基础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四个方面归纳分析了影响其生态旅游发展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因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3个要素层、19个指标层的河西走廊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收集各个评价指标的相关数据之后应用ArcGIS软件对各数据进行处理,使其符合本文叠加标准的栅格数据。在咨询相关专家之后,采用AHP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最后,在ArcGIS中采用加权叠加的方法得出河西走廊生态旅游适宜度等级划分的综合图。通过对综合图的分析得出:河西走廊最适宜开发生态旅游的区域分布在凉州区、古浪县;最不适宜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区域分布在阿克塞、肃北县。据此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并提出开发和保护生态旅游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