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工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80年代起,全球掀起了战后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高潮,2003年起我国大力推动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本文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界定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在于实现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主体结构、国家治理方面的转型升级。通过对国际贸易和产业转移主要理论进行归纳,并对香港、台湾和日本三个国家和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模式进行比对,引出了对广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借鉴在于始终保持比较优,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不断优化管理体制。在对以上理论、文献和广西近五年来加工贸易发展相关数据和实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广西加工贸易发展具有独特的区位、丰富的自然资源、低廉的综合成本、一定的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还存在着总体规模不大,对经济带动作用小;产品附加值小,结构亟待升级;地区发展不平衡状况明显;主体比较单一,模式不够均衡;企业经营环境有待优化等问题,同时其发展受到技术不发达、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产业配套能力不够强等因素的制约,由此提出了广西加工贸易发展的对策,即加快产业承接,不断扩大加工规模;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进经营主体多元化;增强产业配套能力;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