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经济的基础在于资源和要素的充分自由流动,这包括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自由流动,由此导致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的依赖和需求关系。而交通需求的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城市发展所无法避免的客观事实。与此同时,交通的发展能够提高经济效率、节约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发展,从而能够起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增进社会福利的作用。交通条件的变化将会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近年来,北京市的经济总量迅猛增长,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城市规模急剧扩大,由此也给城市交通造成巨大的压力。事实表明,北京现阶段已经进入了交通拥堵时期。尽管北京市政府对交通发展的投入力度在不断地加大,但这也只能应付短时期内交通需求的增长,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不断加剧的供需矛盾,交通形势十分严峻。鉴于此,本文立足于北京城市交通的实际,主要采用弹性系数法、统计学方法来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SPSS建模工具对北京市城市交通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和分析。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结论主要包括:(1)经济发展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分析,主要讨论了GDP与城市公共交通、机动车保有量、交通投资、城市道路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GDP与机动车保有量高度正相关,经济增长是推动机动车快速增长的直接动因;城市交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未能很好的适应经济发展所致的交通需求增长;尽管北京市交通投资比重逐年递增,但仍显不足,难以在短时间内扭转交通发展滞后的局面。(2)社会发展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分析,主要讨论了人口、居民生活水平、城市化发展与城市交通的关系,研究表明:北京市人口规模迅速膨胀,从业人员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第三产业人口比重增加推动城市客运交通需求的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直接对交通方式的选择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刺激了私人机动车出行的比重,但城市道路等交通设施的供给增长明显缓于交通需求的增长,给城市交通带来了空前的压力,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重。(3)城市交通的发展趋势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未来北京市机动车仍然具有强劲的增长潜力,公共交通的出行比重将有所上升,尤其是轨道交通的客运需求将会大幅度的增长,且城市交通的发展将进一步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交通需求变化。本文的落脚点是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分析,进而为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交通的互动关系研究奠定基础,为构建北京市交通结构优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