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灾难对人们的心理影响是最深远的。受害者由此产生的心理危机,具有持久性、反复性、易感性和隐蔽性,很容易被忽视,也很难治愈,这往往危害灾后人们的身心健康,破坏人们的幸福生活。这些心理问题必须通过专业、持久的心理救援,才能有效解决,才能使受害者走出阴影、恢复健康。本着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人文关怀理念和拯救生命的崇高使命,我们应高度重视灾后的心理救援工作,建立健全良性运行的心理救援长效机制,以确保灾后心理救援的及时、高效、持续开展。地震灾后的心理救援是一项系统工程,关键要有合理机制来保障其运行,否则,救援就会陷入无序、散乱和盲目的无效率状态,全社会的专业力量和各方资源也得不到有效整合,造成资源的浪费。只有将整个救援工作规范化,实行统一的组织和领导,统一救援标准,完善救援的法规和制度,形成救援的长效机制,才能形成救援的合力,使救援实施得到科学、长期、稳定的保障。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完善的灾难心理救援长效机制尚未形成。本论文正是针对上述问题,以地震灾后心理救援的机制构建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调查研究、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理论与实践结合研究和系统分析等方法,借鉴专业理论和国外经验,分析我国建立心理救援长效机制的重要意义,探索并提出我国心理救援机制构建的可行性方案,以期作出一些创新性、建设性的研究。主要内容有:一、在依据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系统的分析了地震灾难对人们心理造成的冲击,以及人们心理危机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阐述了灾后心理救援的必要性,对心理危机、心理救援相关的概念、技术、原理和特征做了基本的界定与分析。二、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先进作法作了较为详细的梳理,总结了各国的一些积极经验和教训,着重分析了对于我国的启示意义。三、从灾难心理危机的预防、应急和持续救援等阶段提出了机制构建的对策建议,并从制度、组织、人力资源、宣传教育、学术研究和思想引领等方面提出救援机制的构建对策,以更全面、更系统的视角提出建设我国地震灾后心理救援体系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