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印迹光子晶体聚合物在氨基酸手性识别传感中的应用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g84989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子印迹光子晶体传感器是将光子晶体的三维有序结构与分子印迹技术相结合,制备出印迹凝胶光子晶体聚合物。当分子印迹聚合物与光子晶体相结合时,印迹聚合物的体积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发生连续变化的同时会引起光子晶体的带隙结构和晶格参数发生明显改变,从而引起光子晶体的Bragg衍射峰发生改变,不仅能肉眼观察到印迹聚合物的颜色变化,还能利用光谱仪准确测定光子晶体衍射峰的变化,从而实现对待测物的定量测定。因此,分子印迹凝胶光子晶体聚合物是一类具备了自表达能力的智能型分子印迹传感器,对待测物有较高的响应能力和检测灵敏度
其他文献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具有规整的橄榄石结构,而且铁资源广泛、价格低廉,对环境污染小以及在大倍率下放电优异的热稳定性,成为人们现在热衷研究的一种材料,它因为满足了取代LiCoO2所具备的要求,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首选材料,但其电子传导率和离子扩散率低,对其改性可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采用液相共沉淀的法,对合成条件进行优化,利用葡萄糖碳包覆的方法制备了LiFePO_4正极材料。通过热重-差
本论文主要使用了两类配体,第一类为8-羟基喹啉四齿酰腙配体,三氟甲黄酸离子以及β-二酮为辅配体,与稀土金属Dy(III)离子反应合成了六个配合物,由单核配合物又延伸出了五个双核配合物。第二类配体为传统的六齿席夫碱配体,与羟肟酸,三氟甲黄酸稀土盐(Yb,Er和Dy)反应合成了十个配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确定了分子结构。通过修饰和更换辅配体基团调节配合物中心稀土离子配位几何构型,从而调节磁易轴进
学位
期刊
催化分解水制氢是一种获取氢能的重要方式,一直都是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其催化过程在最近几十年被人们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研究。类石墨烯结构的碳氮化合物,即g-C_3N_4,作为一种新兴的光催化材料,由于无毒无污染、成本低廉等优点而在最近几年备受关注。然而受目前实验条件的限制,其微观结构仍然不明,并且水在其表面分解制氢的机理也尚未明确。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模拟,从理论上分析水在g-C_3N_4表面的催化反应机理
橄榄石结构的LiMnPO4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原料丰富、成本低,热稳定性好,对环境友好等优点,但是低的电子电导率和离子扩散速率限制了其应用。本研究论文针对LiMnPO4材料导电性差导致的低容量的缺点,分别采用高温固相法和水热法对LiMnPO4材料进行掺杂改性,同时对其进行碳包覆。具体工作如下:(1)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LiMn0.5(V2/3)0.5PO4/C复合